“樹苗送到家門口,不僅不用花錢,還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真是好。”4月6日,鄭場鎮絡繹村一組村民吳又青,對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開展的送苗下鄉活動贊不絕口。
開春以來,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已陸續向全市共同締造試點村約9000戶村民,免費發放紫薇、桔樹、桃樹、柿子樹等各類果樹、花樹苗木近5萬株。今年計劃向全市村(居)民免費送苗160萬株,主要包括果花樹、綠化樹、經濟林、速生豐產林等苗木。
“今春栽種,秋天掛果,兩年豐產。”在仙桃廣袤農村房前屋后、“金邊銀角”,點點新綠將村莊點綴得更加絢麗多姿。
我市堅持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引導、發動群眾參與生態環境治理,連續4年免費送苗660萬株,持續開展植樹造林,促進城鄉增花添彩、擴綠提質,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提供生態支撐。
送苗品種“共謀”。深入走訪調查,充分征求建議意見,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科學選擇苗木品種。每年確定一個主打苗木品種,搭配3-5種其他苗木,每戶憑戶口本可免費領取不超過15株樹苗自栽自管。
綠化美化“共建”。大刀闊斧造林,精雕細琢造景,見縫插針補綠,拓展城鄉綠色空間,著力構建“有綠、有花、有果、有景”的綠化體系。每年冬春和植樹節,組織各級林長與廣大群眾一道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廣泛發動黨員群眾、務工返鄉人員、駐村干部春節期間開展“我為家鄉植株樹”活動,鼓勵號召他們種植“鄉情樹”、“家鄉林”。
林業資源“共管”。以林長制為總抓手,層層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扎實開展巡林護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技術下鄉,確保新植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常態化推進森林督查,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同時設立舉報電話,發動群眾對破壞林業生態資源的行為進行監督舉報,營造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社會風尚。
生態效果“共評”。經常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對造林情況和林業資源管護情況開展評議,助推“林長制”“林長治”,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綠色成果“共享”。建立健全“送苗下鄉”工作長效機制,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進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庭院、美麗田園“四美仙桃”建設。
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省級森林城鎮6個、省級森林鄉村6個、省級綠色鄉村124個、“萬樹村”500余個,建設城鄉公園游園169處。如今,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美好愿景照進仙桃人日常生活。 (記者??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