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零件裝配完成,車輛通過檢測環節便可正式下線交付。長江網記者趙萌萌 攝
長江網訊(記者趙萌萌 通訊員武經宣) 在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嵐圖汽車”)總裝車間內,不同型號的新能源汽車在“空中”滑行,經由軟件刷寫、輪胎擰緊、整車三合一等總裝工序后,星海藍、玄英黑、杜若白、翡玉綠等各種顏色的新車便于白色“隧道”中陸續下線。
4月7日上午,2023年第7場武漢市工業技改示范現場推廣會(總第97場)“周五之約”活動·智能化專場相約嵐圖汽車。嵐圖汽車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科技公司,其建設了中國高端電動汽車智能制造5G全連接工廠,實現了全價值鏈數字孿生貫通,生產線為真正意義上的“千人千面”柔性生產。
“智能化改造是繼工業化、信息化之后的新一輪生產力革命,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嵐圖汽車總經理助理鞏雪松說,自成立之初,企業便開始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之旅,并始終將其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
通過電子大屏,能看到產線上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汽車4大關鍵制造工藝。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會上,嵐圖數字化規劃高級專家馬斌重點介紹了嵐圖汽車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成果。企業數字孿生是通過數字、模型及其業務知識構建的企業虛擬映射,通過仿真、數字雙胞胎等技術進行運營虛擬優化,并將結果閉環到企業實際運營進行落地實施。“產品孿生、生產孿生和服務孿生等3大數字孿生的協同,貫穿了嵐圖汽車生產的核心價值鏈。”馬斌說。
總裝車間內,車輛懸在半空中進行零件安裝。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比如,生產孿生環節,通過三維可視化數字孿生技術,工人能在數字大屏上同步觀察到車輛輪胎擰緊工序的進展。53%、47%,31%......汽車防凍液、冷媒和制動液的加注進度清晰地反映在數字看板上,總裝車間的整車三合一工序同樣使用到了數字孿生技術。
輪胎擰緊的過程實時反映至看板中。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我們的數字應用已經初見成效,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馬斌說,目前,嵐圖汽車的焊裝自動化率達到95%,研發周期由傳統的38個月縮短至24個月,平均訂單交付周期為10天。
“數字化基因已經融入了嵐圖汽車發展的血脈。”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高級項目經理余明說。通過分析嵐圖汽車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經驗,余明還表示,汽車企業數字化轉型并非簡單的技術改造或局部改善,而是一個需要自上而下逐級協同推進的復雜系統工程,建議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復制推廣-持續改進”的路徑。
會上,武漢聯通工業互聯網BU總經理李源還介紹了嵐圖汽車從單場景智能邁向整體智慧化的5G全連接工廠規劃。如今,工廠內網絡時延降低至微秒級,網絡可靠性提升至99.9999%、能耗成本/空間成本降低30%以上、設備故障處理周期減少到30分鐘以內、0EE設備綜合效率提升至92%。
“汽車制造是能源消耗大戶,未來我們將通過數字化技術、智能化平臺、精準管理人員,讓我們汽車制造過程更加綠色、更為環保。”嵐圖汽車數字化發展一級負責人陶先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