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7日訊 4月7日下午,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聞發布會。會上,記者獲悉,兩年來,武漢市發揮“聯席”“聯動”“聯治”優勢,提升群眾防騙識騙能力,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兩年來,全市公安機關累計向群眾、企業返還被騙資金5300余萬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楊濤 攝
兩年來,依托“市、區兩級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全市切實壓實金融、通信等行業部門主體責任,實行涉詐重點單位約談、紅黃牌警告和掛牌整治制度,先后對銀行網點、運營商、街道等38家相關單位予以紅黃牌警告。
武漢公安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建立協同作戰機制,暢通涉詐違法信息通報共享渠道,著力堵塞監管漏洞。2022年9月,會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研發“武漢市銀行卡風險管控平臺”上線了,借助這個平臺整合數據、規范核驗,截至目前,已累計滾動排查新開銀行賬戶和存量銀行賬戶930余萬戶,涉案銀行卡數量持續下降,降幅達到51%。武漢公安還會同電信運營商嚴格落實實名制,日均清理高危電話卡1800張。
在嚴打、嚴防、嚴控的同時,武漢公安會同金融部門加大技術反制力度,升級優化攔截系統,建立快速動態封堵機制,為人民群眾挽回大量損失。兩年來,全市累計凍結涉案銀行賬戶和第三方支付賬戶5.2萬個,對于資金權屬明確,符合返還規定的被騙資金,武漢公安通過集中發還、上門發還等形式,累計向群眾、企業返還被騙資金5300余萬元。
據通報,兩年來,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官方新媒體,累計發布反詐宣傳視頻3500余條、防騙信息2000余條。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深入研究電詐犯罪發案規律、作案手法、作案對象,對企業財會、個體商戶、務工人員、在校學生、老年群體等重點群體開展針對性宣傳。同時,將反詐宣傳納入社區工作內容,依托“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社區民警、街道干部、網格員和志愿者作用,組織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村灣活動2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80余萬份;“市、區兩級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各自行業領域內,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切實提升群眾防騙識騙能力,努力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
武漢市反電詐中心呼吁廣大市民,進一步提高警惕,加強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特別是“貸款”“信用卡詐騙”“虛假征信詐騙”等近期多發高發的詐騙手法了解和識別,切勿參與買賣和租借銀行卡、電話卡等違法犯罪活動,切勿前往境外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通訊員楊槐柳 袁野 長江日報記者戴旻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