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7日訊5條國道、8條省道、7條高速……上周返漢的大客司機賈傳偉說起這一路“氫”松旅程,還很興奮:“開了20多年車,頭一回開新能源車跑這么遠,出發前還有點續航焦慮,現在回來我逢人就要說:我也為減排做貢獻了!”
車輛在河南鄭州一家加氫站加氫。湖北氫動力提供
3月25日從北京出發,老司機賈師傅駕駛著一輛48座的氫燃料電池大客車,沿途分別在北京、河北定州、河北邢臺、河南鄭州和湖北隨州加氫5次,縱貫京、冀、豫、鄂四省市跑了1313公里,3月27日晚回到武漢。說他是“回”,因為這是他所屬的在漢企業湖北氫動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一次業務拓展嘗試。
賈師傅算了筆賬:“相當于少使用260升汽油!動力性比油車還要好,起步很快,不會‘突突突’,舒適性著實不錯,省際氫能交通是可行的。”據測算,相較于油車,純氫大巴這趟旅程減少超700千克碳排放量,相當于多種7棵樹。
據了解,我國商用車保有量不到15%,卻占據了汽車行業50%多的碳排放。商用車新能源化的技術路線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目前,氫能在商用車領域進行了一些很好的示范,在城配冷鏈物流領域已經驗證具有經濟性。氫能大巴車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賽事期間作為市內交通運輸保障用車,但目前還鮮有人挑戰氫能大巴長途省際客運場景。此次湖北氫動力的大巴的長途行程填補了這一行業空白。
“通過不斷擴大氫能‘生態圈’,持續探索和建立有效的商業運營模式,找到氫能車輛市場化生存的路徑,這正是我們要做的。”湖北氫動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湖北氫動力致力于通過規模化推廣運營氫燃料電池車輛,帶動自主氫能技術和裝備迭代,推動氫燃料商用車研發、制造、應用的一體化發展,此次省際客運正是嘗試之一。(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通訊員左金平 張妍 王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