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由市委組織部、市科協策劃組織的生物醫藥產業“院士專家黃岡行”活動在我市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仝小林、駱清銘,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湖北省中醫藥黨委書記陳剛等13位院士專家,受邀來到我市紅安、羅田、蘄春三地,開展了主旨報告、調研洽談等活動,為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獻智出力。
沉入基層,把脈問診
“不論是水劑還是顆粒劑,我們始終要以保證療效為首位”“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開發養生產品,要讓藥膳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才是真正的藥膳養生”……
3天時間里,院士專家馬不停蹄訪醫院、進企業,為黃岡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事業發展把脈開方。
他們前往湖北省宏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羅田縣萬密齋醫院、白蓮河示范區、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等地看現場、聽匯報。
院士專家們建議從地域康養品牌定位出發,結合市場需求來打造品牌產品;重視人才培養,積極發展專科醫療,通過醫藥結合,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穩步發展。
4月1日上午,院士專家們走進紅安縣中醫醫院進行調研。在湖北省中醫院仝小林名中醫工作室紅安臨床基地,仝小林院士對醫院相關科室醫護人員進行面對面指導。“我雖然出生在吉林,但我的祖籍其實是在紅安,回到家鄉感受頗多。”仝小林說,“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就是要讓中醫藥帶來的健康紅利在基層不斷釋放,讓百姓就醫得到便利和實惠。”
4月1日下午,院士專家們馬不停蹄地來到羅田縣萬密齋醫院,現場為羅田中醫藥事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院士專家們表示,“可以通過‘療養地’+‘保健產品’實現醫藥結合,進而打造康養品牌。”“以文養醫、以醫帶藥、以藥興產、以產惠民。”“針對現在老年病突出的情況,可以適時打造老齡化產品。” “可以將金銀花同高新技術企業結合起來,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從而實現三產聯動。”……
獻智獻力,共謀發展
4月2日上午,在蘄春縣,院士們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上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仝小林以打造蘄春中醫藥文化、教育、艾灸、醫療四張名片為切入點,圍繞基層醫療工作者的培養、大健康產業差異化發展、艾灸產品創新研發等方面作交流分享;桂建芳作了《漁業科技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主題報告;駱清銘帶來了《腦結構與功能的光學成像》的主題分享。
精彩的授課贏得了陣陣掌聲。互動交流環節,院士、專家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積極把脈出招開“藥方”。
“非常感謝各位院士給我們提出了精準的意見建議,我們將認真加以消化吸收,貫徹落實好。”蘄春縣委副書記、縣長陳丹說。
“這是一次體驗之行、感動之行、合作之行。”駱清銘院士直言。院士專家們紛紛表示,本次黃岡之行收獲很大,精準對接開展服務,積極建言獻策,這是院士專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市政府成立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先后出臺《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關于全面推進黃岡中醫藥發展的實施意見》《黃岡市支持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全力支持大健康產業發展,吸引了紅日集團、華潤集團、穩健醫療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投資大健康產業。截至目前,全市大健康產業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元,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當前,我市正在以創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中國中醫藥健康城為抓手,全產業鏈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推動大別山農特產品尤其是道地藥材走出大山、走向市場,加快融入雙循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記者 李好 通訊員 閔國慶)
責任編輯: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