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細雨霏霏。6日,市委文明辦聯合市民政局在馬鞍山公墓舉行2023年黃石市“我們的節日·清明”暨“綠色環保、回歸自然”節地生態草坪葬活動。5位逝者以節地生態草坪葬的方式回歸自然,與花草相伴。
活動開始,全體人員肅立默哀。在低回的樂曲聲中,禮儀人員誦讀祭文,向生命致敬。在公益草坪葬區,松柏靜聳,芳草萋萋。樂曲聲中,工作人員將逝者骨灰進行安葬,隨后逝者家屬代表獻上鮮花、鞠躬,表達哀思之情。
不立碑、不留名,將逝者骨灰葬入草坪,經過數月自然降解,逝者的骨灰與土地融為一體。生態草坪葬因更符合“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馬鞍山公墓管理處副主任張晶介紹:“節地生態葬是全免費的,公墓已累計為1500余位逝者完成生態葬服務。”
據悉,節地生態葬是一種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主要形式包括花壇葬、樹葬、草坪葬等,可實現環保節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大冶市制定出臺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建立了節地生態安葬獎補800元的激勵機制。
據統計,目前全市已有2640名逝者采用節地生態安葬方式。隨著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對殯葬工作的理解,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生態安葬等喪葬新風俗,已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認可。(記者?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