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后勁 鉚干勁 強韌勁
——從三個維度看漢川推進高質量發展
重點項目拔節生長,智能車間機械轟鳴,自動化生產線“火力全開”……東風浩蕩,漢川大地處處春潮涌動、熱力澎湃。
圍繞“全省十強領先、全國百強進位”工作目標,漢川堅持以招商引資為著眼點,以重大項目建設為著力點,以技改升級為突破口,錨定目標“敢、快、干”,鉚干勁、蓄后勁、強韌勁,勾勒出奮勇爭先的火熱圖景。
招商引資蓄后勁
57天、30天、17天,不斷刷新落地速度
57天!總投資30億元的好萊客漢川制造基地項目實現從簽約到開工建設。
速度的背后,是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態度和努力。2017年底,得知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中部地區選址建設制造基地,返回廣東時途經漢川,并在漢川停留考察的消息,漢川市主要負責人和漢川經濟開發區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找到企業洽談。
當時,企業已與荊門東寶區簽訂框架協議,荊門東寶區給出了土地“零地價”,幫助代建廠房,企業“拎包入住”,5年后再回購的優厚條件。而這在漢川從未有過。談判陷入了“死局”。
迎難而上,漢川招商小分隊趕赴廣州,然而,在路上,卻收到企業拒絕談判的信息。漢川市主要負責人堅持到企業當面細聊。見面后,向企業介紹漢川的區位優勢、產業配套基礎、營商環境等優勢,向企業發出“辦十年企業還是百年企業”的靈魂之問,并幫企業算清經濟賬:漢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物流便利,可以大幅縮短物流輻射半徑和交貨周期,僅物流成本一項,每年可為企業每年節約2000萬元以上,符合好萊客未來戰略發展需求。
經過艱難談判,好萊客決定選址漢川,并于當天簽約。
“漢川速度”隨之而來:項目簽約時正值年底,為避免春節假期影響,漢川國土部門負責人住在省里一個月,辦理土地有關事項。與此同時,漢川啟動土地手續、征地、回填等前期準備工作,開展要素保障現場辦公,一個月完成土地掛牌。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57天、到投產8個月。
快開工、快投產,讓好萊客的發展駛入快車道。去年實現銷售收入8億余元,完成稅收501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230%。速度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作為目前漢川引進的最大工業投資項目,總投資173億元的五洲特紙湖北祉星紙業449萬噸漿紙一體化項目,體量大,涉及前期的相關報批手續復雜,立項、用地、環評批復、供熱規劃、能耗指標、用水等事項多。孝感、漢川成立工作專班,將任務分解成9大事項40余小項80多個環節,“舉全市之力”逐一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并聯”推進。在此期間,僅漢川市一級就先后20余次召開項目協調推進會,共同研究解決項目落戶環境容量、配套碼頭、項目取水等梗阻問題。從2022年1月26日正式簽約到2月26日正式開工,用時僅30天。
通過“云招商”等一系列措施,特事特辦,投資10億元的長飛光纖光纜項目落子漢川,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18天;湖北保灃實業鋁制易拉蓋系統和卷印線應用項目,動工建設距簽約僅17天……
用真心、搶時間、拼服務,在漢川招商引資賽場上,溫度和速度完美結合,項目落地速度不斷刷新。
項目建設鉚干勁
在建項目124個,億元以上66個
3月23日,走進攬夢新都一期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塔吊高聳,400余名工人緊張忙碌,雖然下著小雨,火熱氣氛卻絲毫不減。
“8棟高層住宅區全部開工,4萬方的地下室基本完成,2棟已建至3層半,其余6棟正在做地下層或進行地下室基礎建設,幼兒園已經封頂,預計明年9月30日交付。”漢川漢江國投公司總經理張志偉介紹。
作為汈汊湖生態修復及汈汊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重要配套項目,攬夢新都一期項目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主要包括8棟高層住宅區和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物業服務中心等配套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8.36萬平方米,工程建設費用約5億元。建成后可安置2300余戶,讓上岸漁民實現安居夢。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是漢川首批采取“招商+招標”方式和“BOT+”投資、建設、經營、管理模式的項目之一,招引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項目建設。
漢川市發改局副局長胡奎介紹,針對重大民生和基礎設施項目,漢川積極探索和首創了“BOT+”投融資模式,采取“招商+招標”的方式,去年,成功引進了15家合作伙伴,新開工建設重大民生和基礎設施項目53個。
不僅如此,漢川通過申報省級重點項目、多渠道爭取中省預算專項資金等,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土地、資金等難題。
2月9日,中泰包裝、騰浩包裝、榮新盛等2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2月25日,漢江奧體中心項目等重大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開工……目前,漢川在建項目12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6個,10億元以上項目12個,百億元以上項目2個,處處呈現搶工期、抓進度的火熱場景。
項目推進熱潮不僅呈現在繁忙施工的建設工地,也呈現在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
走進湖北保灃實業鋁制易拉蓋系統和卷印線應用項目生產車間,一派熱鬧的生產場面映入眼簾:一卷卷鋁材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如波浪般流動,經過沖壓、注膠、組合成型等工序,一個個成品易拉蓋在生產線上高速自動化裝袋。
保灃實業去年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5條生產線已投入生產,每天生產鋁制易拉蓋近2000萬片,產品廣泛用于飲料、八寶粥等食品罐裝,供不應求。”湖北保灃實業總廠廠長李宏告訴記者,訂單火爆,公司計劃將生產線由原來的16條增至20條,預計6月份全部投產,屆時,可年產鋁制易拉蓋250億片,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年稅收1億元以上。
在建項目爭分奪秒搶工期,竣工項目開足馬力忙生產,漢川上項目、抓產業、謀發展的“脈搏”強勁有力,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技改煥新強韌勁
儲備項目125個,新開工23個
在湖北恒大包裝有限公司廠房,先進的2.8米縱切紙板生產線及全自動智能聯動紙箱生產線全力運轉:薄如報紙的卷筒紙,進入自動生產線后,經過疊加、涂膠、烘干、切割等程序,變成結實的紙板;紙板經印刷、模切、粘合等工序后變成紙箱。
“1分鐘就有300個紙箱生產完成。”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毛介紹,去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10%,今年更是定下了銷售收入增長20%的目標。
在競爭激烈、疫情形勢復雜的環境下,恒大包裝逆勢上揚的秘籍何在?發展的底氣何來?答案是不斷技改升級。
恒大包裝2001年成立之初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漢川先后支持公司7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技術改造。公司每年從營利中拿出4%的資金開展校企合作、技術革新與工藝改造,走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公司不斷進行生產設備技改升級,引進先進智能化生產線,節約人工成本70%,效率提高4倍,每噸紙所需蒸汽由480多公斤降至220公斤。與“科技副總”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黎厚斌教授及其團隊合作,進行“一種纖維素納米晶涂料改性的高耐折瓦楞紙板”的研發,改性后瓦楞紙板耐折度提升至改性前水平的2至4倍,顯著改善瓦楞紙爆線現象。
通過科技創新,恒大包裝已取得11項發明專利、24項實用型專利,先后被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綠色工廠”。
疫情發生后,人們到實體店購物的頻率降低,快遞產業站上風口。天貓、京東、菜鳥等企業需要大量紙包裝。恒大包裝抓住機遇,與這些企業合作,新增16家客戶,如今,快遞包裝占業務占比25%以上。
今年以來,公司訂單需求持續旺盛,日均產能達110萬平方米,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5%。在去年投入3000余萬元技改升級的基礎上,今年,恒大包裝計劃投資2億元,引進4條先進智能化生產線,進一步擴能降本提效,建成后,年產值將達15億元以上。
恒大包裝的成長,只是漢川技改煥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漢川以工業經濟倍增計劃為抓手,為產業“強筋壯骨”,出臺“黃金28條”等政策措施,在技術改造、爭創示范試點、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給予企業“真金白銀”支持,以“技改提能、制造煥新”工程推進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去年,全市技改項目170個,企業技改后增加產值150億元,節約成本40億元;為48家企業落實兌現各級技改項目獎勵資金4750萬元。今年,技改項目庫儲備項目125個,計劃投資額100億元以上,已新開工技改項目23個,高質量的技改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