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3日訊 “社區里的狗狗生了一只小狗崽,就在進大門的路邊?!薄耙呀洸辉谀抢锪?,好像又被帶去了其他地方。”近日,兩條上報信息前后出現在洪山區獅子山街道712所社區自主開發的智能巡視系統軟件上,居民志愿者、物業以及社區工作人員根據線索追蹤,在十幾分鐘內一起找到了這條小生命。
居民掃碼上報發現的問題。 通訊員朱晴溪 攝
長江日報記者在712所社區每棟樓的門牌旁,都看到一張巴掌大小的二維碼,居民拿出手機掃一掃,將在附近看到的問題上報系統里,社區立即派出專人處理。
“通過掃碼上報,社區里有了在線‘情報站’,居民是正在工作的信息員。”712所社區掛職副書記趙鑫笑著說。
今年1月,社區書記郭國亮在居民議事會上提出,4名物業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定點巡視社區,不足以做到全覆蓋監管,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調動起居民力量。
有程序編程基礎的趙鑫當即表示,可以開發一款巡視軟件,通過掃碼,將居民的建議及時搜集起來。
“此前大家在微信群也能反映社區里的問題,但是群內有幾百人,各種消息稍縱即逝,不方便統計,開發巡視軟件的方法好?!鄙鐓^物業經理和居民代表都投了贊成票。
哪里需要貼二維碼,大家列出了自己的參考點位:“施工現場、快遞站和垃圾站等重點區域必須貼,每棟樓前后墻壁上可以覆蓋?!苯浻赏镀庇懻摚?5個巡視點位、70余張二維碼隨后粘貼到位。
“3月20日,系統啟用第一天就搜集到了10余條信息?!壁w鑫說,物業工作人員現場教學如何使用系統,社區黨員和居委會成員第一個帶頭掃碼,大家拿著手機手把手操作,慢慢地居民就養成了出門觀察社區環境的習慣。
社區掛職副書記趙鑫正在刷新智能巡視系統后臺。 實習生樊謙慧 攝
智能巡視系統劃分為消防問題、安全隱患、上門服務等8項分類,從雜物堆放到飛線充電,從救治流浪動物到維修基礎設施,任何社區問題都可以掃碼“報料”。
“我們會根據居民上報的問題,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并將整改結果反饋居民,使居民更具參與感?!壁w鑫回憶,幾天前,居民謝邦鴻在取快遞的過程中碰巧路過83棟居民樓,看到樓牌掉落,便掃碼上報,工作人員幾分鐘后趕到現場,他還守在原地。“謝師傅說想親眼看到我們的維修進度?!?/p>
據悉,712所社區還專門設置了積分獎勵,每位熱心上報的居民上報一次就給予1個積分點,積分可以兌換抽紙、毛巾、雨傘等生活物品,居民累積的積分越高,領取到的物品種類也更豐富。
目前,智能巡視系統仍處在使用初期,已加入44名巡視員,其中24名是黨員。根據數據,系統啟用13天以來(截止到4月2日),已搜集到695條上報事項。
(長江日報記者欒嘉雯 通訊員朱晴溪 實習生樊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