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襟江帶湖,河庫縱橫、水網密布……水資源是這座傍水而居城市的自然稟賦,更是高質量發展之根本。
執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治水。當前,黃石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農業現代化正在提質增效,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動能正在充分釋放;時和勢的背后,需要牢牢守住水安全、水環境安全這個發展底線。
治水興城,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四化同步發展,是確保江河安瀾的使命所在,是厚植生態優勢的關鍵所在,是推動轉型升級的責任所在。
治水興城要實施全域統籌。把長江大保護作為“一號工程”和首要任務,按照山水林田湖路堤村城系統治理、岸上岸下系統謀劃、一體推進的思路,實施好岸線綠化美化、國土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綠色碼頭礦山創建、水生態治理、綠色發展示范等“六大工程”,擦亮城市的自然本底。
治水興城要立足長遠目標。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提升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能力,堅持水污染防治做“減法”,水生態修復做“加法”,推動各項工作互相融合、同步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治水興城要堅持標本兼治。樹立極限思維,強化水安全風險研判,準確預測災情險情,及時發布風險提示,以萬全準備抓好水安全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補齊漏洞短板,用實際行動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維護河湖健康,要保障河湖生態流量、加強河湖保護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方法,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管理,打造智慧流域,用最嚴厲的作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發動社會參與,形成強大合力,實現流域共建共治共享。
大道向前,征途向好。我們要置身戰略全局,加強全局性謀劃、實施精準發力,時刻保持沸騰狀態、奮進姿態,治水興城,扎實推動《規劃綱要》落地見效成勢,加快建成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鄂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