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草長鶯飛。金波泛浪踏春風,油菜花香艷入瞳。蝶舞情深癡秀色,蜂鳴采蜜蕊黃中。3月30日,長江日報記者在府澴河濱江公園看到,一望無際的油菜花,一覽無余的燦爛金黃。
長江新區諶家磯新河大橋下,靜靜流淌的府澴河從這里匯入奔騰不息的長江。入江口的一片灘地上,綠影婆娑、花海覓蝶、翠色欲滴,新種植的香樟、旱柳為灘地送來綠色的氣息,沿著蜿蜒的園路漫步,放眼望去水天一線,浩浩湯湯……一幅人水城和諧相融新畫卷鋪陳開來。
府澴河濱江公園展現出一幅人水城和諧相融的新畫卷。記者劉斌 攝
如今的府澴河濱江公園
油菜花開滿目春色
濱江公園位于府澴河北岸,從諶家磯新河大橋北端橋頭處入口進入。走進公園,風拂過青草地,蕩漾開一層層綠色漣漪,青草綿延搖曳,陽光在柔軟葉尖跳躍,好似闖入宮崎駿的動漫世界。
沿岸楊柳拂堤,仿佛飄著一籠綠煙。道水相依,水波浩渺,空氣里都是氤氳的清新水汽。有鳥兒撲著翅子從水面掠食而過,推開剪刀形波紋,繪出一幅流動的畫卷。
府澴河濱江公園,油菜花盛開。記者劉斌 攝
長江支流府澴河出口河段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已于近日啟動驗收。該工程由中國一冶建安公司承建,致力于解決區域防洪排澇問題,重新梳理諶家磯水系格局,著力實現環境、景觀與人在空間及功能上的融合。
記者探訪發現,整個濱江公園占地53萬平方米,沿府澴河長約2.8公里。位置最高處是公園堤頂路,距離府澴河河邊約300米。這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寬10米左右,路邊有觀景休憩驛站和一排絢麗的櫻花樹。
春意正濃,櫻花枝頭綻放,紅得像漂染過似的,再有淺紅色的嫩葉作陪襯,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晨曦微露的朝霞。清風吹來,柔弱的花瓣輕輕落下,又好似紛飛的粉紅色雪花。
府澴河濱江公園,盛開的早櫻。記者劉斌 攝
園區內還有兩條自行車道與堤頂路平行,每隔200米左右就有分支小路,小路可直通澴河堤,也可以直達岸邊戲水。
整個公園從堤頂路到河邊種植的樹木和植被有三大類:靠近河邊護坡的是一級平臺,主要種植的是意楊、旱柳為主,還有干屈菜、菖蒲、水生美人蕉,地被以草坪為主。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靠近河水,考慮到汛期漲水,此處的樹木和植被都以耐淹植物為主;中間部分為二級平臺,種植以意楊、旱柳、垂柳、落羽杉、烏桕為主,同時種植有彩色油菜花、蒲葦以及干屈菜,打造“層林盡染”色彩之美;靠近堤頂路是三級平臺,以樟樹、落羽杉、烏桕、櫻花桂花為主,同時種植紫云英、馬蹄金、百日草、波斯菊以及黑麥草。
漫步園區,路邊有成片的油菜花、粉色的紫云英,還有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大片的油菜花海,散發出淡淡的花香,不時有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盡享春日旖旎。目前,油菜花進入盛花期,花瓣質如宣紙、嫩黃微薄。油菜基地旁邊就是府澴河,河水波光粼粼,蜿蜒流淌,為整個公園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府澴河濱江公園,油菜花盛開。記者劉斌 攝
中國一冶府澴河出口河段綜合整治工程項目部技術總工王軍介紹,整個濱江公園搭配不同季節的開花植物,形成自然野趣的休閑江灘,可實現“三季賞花、四時有景”。
大力治水
給居民更有品質的親水空間
府澴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是府河與澴水在孝感臥龍潭合并后的統稱,也是湖北省僅次于漢江、清江的第三大河流。
“府澴河水在進入長江河段時,多年來沖刷兩側岸坡,經年累月造成泥沙淤積,導致出口河段的河道行洪不暢,且行洪斷面不達標,存在防洪隱患。”市水務局退休職工鄒幼勤始終關心城市水安全。他說,“推進府澴河等重要流域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被寫入《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
諶家磯街平安鋪社區66歲的劉德祥說,這里的河灘原本被各種城市道路、高鐵、橋梁、管線穿越,支離破碎、雜草叢生,此前部分居民在這里養魚、種菜,一到夏天,蒼蠅亂飛,氣味難聞。他還記得2020年夏季汛期水位接近堤頂時,黨員干部上堤巡堤的緊張氣氛。
那年汛期后,省、市政府啟動府澴河出口河段綜合整治工程。該工程分三期建設,范圍全長10.2公里,一期工程重點疏挖新河灄水左支至長江入江口段河道約2.8公里。目前,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三期工程啟動建設。
按照規劃,三期工程完工后,將有效提升諶家磯片區防洪能力,防洪標準由現狀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諶家磯地區防洪保護圈內,江岸、黃陂兩區18.75平方公里內的4.5萬居民將免去水患之憂。
長江新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府澴河出口河段綜合整治工程是長江新區重點生態建設工程之一,旨在優化府澴河出口段的行洪格局,完善區域排澇體系,構建濱水生態空間,建成后可進一步提升區域防洪排澇能力,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景觀,促進長江新城起步區快速發展,增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
府澴河濱江公園,油菜花叢中蜿蜒的園中小路。記者劉斌 攝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余序洲說,長江新區是武漢市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先行區,通過水生態水環境綜合整治,對湖北加快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崛起先行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在灘地上打造生態灣,強化生態涵養、生物棲息地自然生態斑塊功能,形成綠色自然的生態屏障,修復城市發展對河道生態環境的影響,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向往,居民們將享受更有品質的濱江親水空間。
(長江日報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趙睿 戴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