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市長吳之凌對市政府辦2月13日出臺的《關于對標對表進一步加強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作了說明。
此次出臺的《措施》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2023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穩定經濟增長、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抓手,主要目的就是聚焦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推出一批針對性強、見效快的改革舉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提振信心。
對標對表創新突破
《措施》對標對表、創新突破,在“省47條”的基礎上,結合黃石實際,提出“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投資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要素成本,更大力度優化法治環境,更大力度改進作風強化服務保障”八個方面52條措施,持續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根據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的部署,黃石聚焦“7個環境”,認真研究提出了26條細化措施。如在“個轉企”的扶持上,獎勵1萬元;在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上,今年年底前全市要建成保護工作站20家;在惠企政策直達上,加強“政策計算器”推廣運用;在信用監管上,將個人信用積分激勵擴大到300條以上等,努力營造公平規范、寬松有序的市場環境。
對標一流標準,積極學習借鑒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舉措、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典型經驗和外地先進經驗做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15條改革措施。如“一照多址”、簡化不動產非公證繼承手續、推進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推動“五流合一”等,就是要讓市場主體更加便利高效,讓服務對象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措施》對我市8條特色亮點改革項目提出了新要求。如推進“兩個集中”,全年市、縣兩級綜合窗口占比達到80%以上;全面推進“標準地”出讓和工業項目“六證同發”;定期開展“早餐會”,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全面推廣“稅費E站”,打造“15分鐘辦稅繳費圈”;實行一行一策,推進保險保函等,通過這些創新性舉措,進一步打響黃石特色品牌,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再提升、再突破。
著眼于“降本、快辦、破難”
優化營商環境,進無止境,是不進則退、慢進也退。我市出臺52條措施,主要有三個目的。
——著眼于“降本”,以更低成本服務市場主體。把為企服務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廣“兩個集中”“首席代表”等機制,做到靠前服務、主動問需、全程幫扶,實現高頻事項辦理直達基層、市場準入退出更加便捷、企業建設投資更加高效、水電氣要素保障更加可靠。
——著眼于“快辦”,以更大力度提升辦事效率。把質效提升放在關鍵環節,全面推進“一窗通辦”“政策計算器”等改革,做到數字賦能、流程再造、功能升級,實現審批流程持續優化、申報材料大幅壓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事項“全程網辦”“一照通辦”。
——著眼于“破難”,以更實舉措解決實際問題。把解決企業痛點堵點問題作為主攻方向,創新開展“一照多址”“個轉企”“六證同發”等舉措,做到精準發力、重點聚焦、創新創優,為市場主體擴大經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務實擔當抓好措施落地見效
《措施》在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出臺了17條對應措施:深化“兩個集中”改革,擴大電子證照、電子簽章應用,推行“首席代表”制度,提速企業登記注銷,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便利企業登記信息變更,落實市場主體歇業制度,執行企業年報“多報合一”,加大“個轉企”支持力度,簡化不動產非公證繼承登記,實現個人存量房屋交易“帶押過戶”,開展不動產登記信息及地籍圖可視化查詢,持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推行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加強信用監管,完善企業信用修復。
在降低投資成本方面,《措施》明確了6條對應措施,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推進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分階段整合測繪測量事項,優化項目聯合驗收,簡化項目竣工驗收備案手續,進一步規范招投標行為。
備受中小企業關注的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措施》提出,大力推進保險保函,積極推進融資貸款,對中小微企業貸款進行專項貼息,減免相關費用,執行金融鏈長制。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實行保稅物流“觸發申報”,優化報關服務,規范航運收費,探索開展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規范航運收費,推動物流資源集約整合,支持網絡貨運平臺發展。
52條出臺了,如何抓好營商環境措施落地見效?
市營商辦進一步強化市縣聯動、密切部門聯系,督促部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程抓好抓實,確保各項工作有進度、有成效、有亮點。加強督辦,嚴格考核。通過“月調度、季排名、年評估”,不斷完善優化營商環境考核通報、抓正反典型、問題聯動處理三大工作機制,及時交辦、處理、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
聚焦控制成本,不斷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黃石以開局就是搶跑,起步就是沖刺之勢,切實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將黃石建成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記者?肖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