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8日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郭育軍)“守牢水環境安全底線,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我市攜手武漢都市圈城市簽訂了多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3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我市在流域綜合治理、守住流域水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方面亮點與成果突出。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楊濤 攝
“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是上下游城市在流域綜合治理方面的共贏之舉,相關機制的建立為激勵流域綜合治理、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水體水環境質量再上一道有力枷鎖。”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我市與武漢都市圈城市簽訂的多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樹立了共贏思維、共治理念,共同推動探索健全完善了“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2022年5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仙桃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通順河流域跨市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協議》。兩市探索建立跨市河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為共同推進通順河水質改善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2022年7月,武漢市、孝感市、隨州市共同簽署《府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共同創新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共同推進府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改善和水環境質量提升邁向新階段。此外,三市生態環境局還共同簽訂了《關于統籌推進府澴河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開啟水環境共治共管共享模式的框架協議》,決定建立長期、穩定、有效的跨市流域水環境共治共管共享機制,為實現府澴河流域區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保障。
據介紹,今年,我市將繼續推動建立舉水、灄水等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探索跨區水體水質考核獎懲辦法,調動各方生態治理和保護的積極性,形成水體治理合力,“著力解決跨區域、跨流域的生態保護長期推進不力、問題多發難題,形成上下游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