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4億元的年產18萬噸新能源用高性能樹脂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化學原料藥合成基地項目……3月22日,在2023黃岡招商推介暨項目簽約活動中,黃岡高新區現場簽約2個10億元以上項目。
開年以來,黃岡高新區搶抓武漢都市圈機遇,吹響了“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的號角,推出一攬子招商引資“新打法”,掀起了新一輪大抓招商大干項目的熱潮。
今年一季度,新簽約產業項目17個,協議投資額99.46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量質齊升,實現了招商引資攻堅戰開門紅。
全員發動,項目信息倍增
一藥業項目 從洽談到簽約僅40天
“一個投資10億元的藥業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40天,這得益于全員參與專業招商。”黃岡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涂軍說。
該投資方是一家以醫藥原料及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等的研發、生產、代理、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股份制化工企業。
今年2月上旬,一次出差途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得知該投資方有意向布局新項目的消息后,第一時間聯系到黃岡高新區。
收到信息后,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前往公司對接,市政府主要領導與投資方高層多次溝通,2月、3月多次邀請企業來黃考察洽談。
黃岡良好的區位優勢,特別是專業化園區平臺吸引了投資方,最終選定落戶黃岡化工園。該項目用地約300畝,主要建設化學原料藥合成基地,生產高附加值原料藥。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2億元。
為落實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攻堅大會精神,實施“新打法”,黃岡高新區及時出臺招商引資攻堅方案、招商引資工作流程圖等文件,建立全員搜集招商信息機制,配優配強專業招商隊伍,打造專業園區、出臺專項政策,提供專業配套,推動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協同互動,努力擴大招商引資視野和成果。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涂軍率隊赴浙江、江蘇、安徽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7次。1至3月,全區外出招商15次,吸引企業來黃考察17家。
“發動全員參與專業招商,這個新打法成效初顯。”涂軍說,今年市直各部門、各專業招商分局,向高新區提供的項目信息數量是往年的1倍多。目前,重點跟蹤在談項目有效信息25個。
突出需求導向,打造“光谷第九園”
新簽17個項目均在主導產業鏈上
3月9日,市政府主要領導與武漢東湖技術開發區領導為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光谷第九園”揭牌。
3月22日,黃岡高新區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盛隆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等10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共建機制作用,兩地人員共派、資金共投、產業共建、績效共考、要事共商,協同創新,強力推進“光谷第九園”建設。
眼下,黃岡高新區正搶抓武漢都市圈同城一體化發展和共建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機遇,圍繞加快融入“雙循環”,打造“光谷第九園”,深入分析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以高端裝備、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為主攻方向,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積極承接武漢東湖高新區產業轉移,構建“研發在光谷、生產在黃岡,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岡”的產業協同生態。
從獲取信息到3月簽約落戶,總投資14億元的年產18萬噸新能源用高性能樹脂項目,僅用4個月時間。
該項目主要建設光電顯示材料樹脂及新能源用高性能樹脂生產基地,產品應用于光學電子顯示、光伏新能源等領域,分三期建設,總建設周期60個月。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年稅收1.5億元,將帶動光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僅招產業鏈項目,還招引供應鏈項目。從投資32億元的新型鐵基液流儲能電解液產線項目、投資10億元的睿澤藥業生物醫藥等項目落戶,到投資8億元的食品飲料包裝涂料項目,從投資6.1億元的鴻地科技物流園項目,到投資2.8億元的眾聯物流項目、投資1.6億元的智慧物流產業園項目等,高新區今年新簽約的17個項目,都是園區主導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項目,關聯強度高、集群效果好。
建強專業園區,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招商引資項目“四率”顯著提升
運土的車輛不斷,推土機馬達轟鳴,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在黃岡產業園伊利工廠的馬路對面,總投資12億元的伊利高端冷凍飲品制造基地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土地平整。
該項目設計年產能超9.4萬噸,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冷飲最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制造工廠,預計可新增年產值約11億元。伊利集團在黃岡的工廠將達到3個。
“來黃岡高新區,我們選對了。”黃岡伊利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原本集團在他省已有意向選址,但黃岡高新區專業的項目服務團隊,特別是專業園區,促使伊利集團再次牽手黃岡。
良禽擇木而棲。近年來,黃岡高新區打出一套組合拳,建強專業園區,讓巢更強大更舒適更美麗,吸引更多鳳凰來棲——
堅持從頂層設計入手,秉持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專業化運營的理念,編制高新區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科學布局黃岡產業園、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南湖工業園、黃岡化工園等四大園區產業功能分區。
這既明確了各園區招商方向,又有利于項目精準落戶相關園區。目前,利用“三區三線”劃定契機,優化化工園功能布局,新增建設用地4160畝。
謀劃包裝招引項目,補齊園區功能短板。探索市場化方式推進專業園區建設。與黃岡國投合作,合作項目25個,謀劃園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項目包,已啟動建設項目7個,完成投資近4億元;與省聯投合作,啟動聯投智能科技產業園和片區開發項目,推動建設智慧谷、科創大廈等配套項目;投入專項債資金1億元,實施化工園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化工園分別通過省應急廳、省經信廳合規化園區認定。
堅持“客商思維”,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轉變思路,健全完善重大項目提級調度,建立“一事一議”機制,制定專項政策、落實專班服務,突出靶向施策,強化要素保障,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率、履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功能強則承載力強,專業園區磁吸效應正在顯現。目前,人福醫藥、索菲亞二期等59個續建項目加快建設,三利譜偏光片、伊利高端冷飲等28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一處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今年力爭實現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0個,新開工產業項目35個,新投產產業項目15個,到位資金50億元。”對今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涂軍滿懷信心。(記者 沈紅星 通訊員 程清 陳華)
責任編輯: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