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大冶市舉行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開工儀式,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楊春和院士出席活動并講話,黃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致辭。
據楊春和院士介紹,深部地下儲能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是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途徑。湖北省具備深地儲能的優越地質條件,布局深地儲能產業是湖北創新驅動發展的“支點”。本項目的開工,既是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助力碳中和的有力實踐,更是加快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打造國內礦場“全環節應用、一體化運行”氫能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希望大冶市各參建主體發揮優勢,共同構建氫能產業鏈,做成國內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標桿,形成創新示范引領作用,打造湖北氫能“全環節應用、一體化運行”品牌,加速推進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此次活動既是我市落實‘雙碳’戰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務實之舉,也是搶占氫能產業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更是沖刺千億縣(市、區)、奮進全國50強的現實需要。”郝勝勇說,大冶礦產資源豐富,為光伏發電、氫能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時,大冶正搶抓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重大機遇,對標全省五大萬億產業集群,著力構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電子信息、臨空產業等6大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氫能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大冶將堅持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理念,全力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最優服務保障,共同推動合作項目早見成效、早結碩果。
大冶市市長孫輒表示,繼續秉持“項目第一、服務至上”理念,以最優政策、最強合力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傾力把該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為全國氫能項目建設和應用提供“大冶樣板”“大冶標桿”。
據了解,本次開工的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總投資預計52億元,涵蓋光伏發電、綠電制氫、巖穴及地下分布式儲氫、管道輸氫、氫能應用、氫能產業園、數字化管理平臺等7大板塊。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的氫能源全產業鏈生態,打造黃石地區首個氫能產業園,構建千億級新型氫能產業及氫能礦用機械產業鏈,對推動大冶加快從傳統產業向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殷珂?黃婕?周萬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