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蘭草原,白天騎馬賞花,晚上看《花木蘭·云中戰歌》、煙花篝火;在木蘭花鄉,日賞郁金香觀演藝,夜游街區品美食。3月25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黃陂多個景區,夜游文化IP突出,夜幕降臨,景區游客不減反增。隨著溫度回暖,酒店、民宿入住率不斷提升,黃陂成為武漢市民夜游“微旅游”的首選之一。
煙花點亮“草原之夜”
近萬人現場歡呼雀躍
3月25日下午6時,闊別多日的大型實景演出《花木蘭·云中戰歌》在木蘭草原上演。仿照南北朝時期風格建造的“云中鎮”劇場,狼煙滾滾,旌旗獵獵。演出分為策馬從軍、山河血沃、馬踏柔然三個篇章,演繹花木蘭替父從軍,馳騁疆場的故事,展現她面對敵人英勇戰斗的精神。
木蘭草原篝火廣場,光影璀璨。記者范雅琴 攝
45分鐘的演出扣人心弦,作為今年的第一場演出,木蘭草原運營部總監周龍說:“2021年,為了進一步豐富園區夜游產品,《花木蘭·云中戰歌》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夜場,在舞臺、舞美燈光、演出道具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每到節假日3000人的劇場座無虛席,五一、十一等假期我們都會安排加場,讓觀眾從演出中感受忠孝勇節的木蘭文化。”
看完演出后,長江日報記者看到不少游客選擇乘坐園區小火車前往夢棲谷篝火廣場,篝火廣場背靠巫儺部落、松鼠王國森林酒店,亮化后整個山體熠熠生輝。舞臺前方光影璀璨,火把舞、非遺打鐵花紛至沓來,隨著音樂煙花秀上演,將當晚的氣氛推向高潮,近萬人在現場歡呼雀躍。洪先生一家四口特地從光谷驅車來參加木蘭草原的夜場活動,洪先生說:“近十年沒有來木蘭草原了,沒想到變化這么大,煙花飛上天空真的太治愈了。”
近萬人在木蘭草原篝火廣場觀看演出。記者范雅琴 攝
據了解,黃陂木蘭草原景區已入選2022年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今年3月下旬,隨著木蘭草原夜場的全面開啟,酒店、民宿入住率不斷提升。木蘭草原民宿管家陳磊說:“今晚木蘭草原巫儺部落、松鼠王國森林酒店、和韻樓酒店滿房,軍寨帳篷入住率達80%。不少游客選擇來木蘭草原開啟兩天一夜的微旅行。”
沉浸式體驗“木蘭文化”
感受北魏民俗風情
在今年春節前夕開街的“木蘭不夜城”已成為武漢夜間旅游的新亮點。3月25日晚,景區15大主題舞臺輪番上演,將花木蘭的故事娓娓道來,展現她替父從軍到辭官回鄉的全過程。市民游客徜徉在彩燈萬盞、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市井街區體驗木蘭文化,沉浸式感受北魏時期的民俗風情。
木蘭不夜城彩燈萬盞,流光溢彩。通訊員李正洲 李海納供圖
晚上20時50分,在“木蘭不夜城”入口處一場名為《北魏盛世》的大型歌舞在木蘭廣場上演,舞臺上方,演繹花木蘭與將士們載譽歸來,舉國歡慶的場景;舞臺前方,大唐不夜城的同款“不倒翁”小姐姐在夢幻燈光中和游客互動。沿著木蘭廣場步入“東市里”,不僅能看到《木蘭詩》的詩詞燈串等眾多木蘭元素的呈現,在各個演出點位也吸引不少游客駐足,《木蘭招婿》等互動式的演出,提升游客的體驗感,現場不時傳來陣陣“叫好聲”。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除了表演受歡迎,“不夜城”中的特色美食、特色商品也頗受市民游客的青睞。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員工吳優正在向顧客介紹“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在采訪中,她告訴記者:“木蘭不夜城的開放帶動周邊住宿、餐飲等行業,我也從以前長年在漢口工作轉變為在家門口上班。”
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北魏時期的民俗風情。通訊員李正洲 李海納供圖
“木蘭不夜城”是木蘭花鄉景區內專供夜游的區域,此時木蘭花鄉的50萬株郁金香也已進入盛花期。木蘭花鄉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天賞花海,夜游不夜城,木蘭花鄉‘白+黑’式的游玩體驗給游客帶來更多歡樂。本周末木蘭花鄉山水酒店滿房,木蘭花鄉民宿入住率達80%以上,很多年輕人周末來此‘微旅游’。今年4月8日,繼‘東市’之后,我們將開放‘西市’,歡迎市民游客前來體驗。”
不斷豐富夜游業態
打造文旅產業新亮點
隨著“木蘭草原”“木蘭花鄉”圍繞“木蘭文化”打造集演藝、美食、觀光、娛樂、住宿為一體的夜游綜合體讓入夜后的黃陂星光璀璨,成為更多市民游客“微旅游”的選擇。縱觀武漢其他城區,黃陂的夜游業態豐富、夜游文化IP突出,較好呈現出了黃陂獨特的地域與文化特色。
木蘭草原篝火晚會展示非遺打鐵花。記者范雅琴 攝
旅游業是黃陂區的支柱產業,作為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黃陂區擁有5A級景區4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6個,是全國A級景區數量最多的縣市區。全域皆景的黃陂,正為游客提供全天候、全齡段、全業態的游玩新體驗。
市民游客在木蘭草原火樹銀花下合影。記者范雅琴 攝
黃陂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景區開設夜游大幅帶動了酒店、民宿的發展,與武漢市內相比,黃陂景區夜經濟鏈條更長,吃住行游購娛的全覆蓋讓近半游客都會選擇在黃陂留宿,黃陂夜游正呈現出獨特的地域特色。未來,我們將深入挖潛‘木蘭文化’,打造更多沉浸式夜游產品,使夜間經濟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新亮點、新引擎。”
(長江日報記者范雅琴 通訊員魯明 李正洲 李海納 劉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