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3日訊 3月23日上午,武漢長江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長江新區衛生監督所)掛牌成立,標志著長江新區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絡,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方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記者來到長江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看到,門口“武漢長江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武漢長江新區衛生監督所”牌子十分醒目,一棟三層結構裝飾一新。一樓是接待來訪大廳和辦事大廳,左邊為疫苗冷庫,負責轄區疫苗轉運和配發,二樓和三樓為疾控中心的辦公場所、視頻會議室和培訓室等。負責人王懷記稱,武漢長江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長江新區衛生監督所)于2022年12月31日批復成立。
長江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長江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成立將有效提升全區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是進一步完善新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屬地疾病預防控制職能,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弱項的重大舉措。
市衛健委負責人表示,新區疾控中心的掛牌是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長江新區疾控事業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長江新區疾控中心掛牌成立后,將對各類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和風險評估,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提供科學、精準、有效的干預策略和依據,有效提升公共衛生風險評估和預警的科學性、精準性、高效性,切實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對于構建醫防融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具有關鍵性作用,也將為新區人民的安全健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長江新區編制醫療衛生設施空間布局規劃
近日,長江新區管委會對外發布《長江新區醫療衛生設施空間布局規劃(2022-2035年)》編制服務競爭性磋商采購公告。
長江新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長江新區醫療衛生設施空間布局規劃工作,是為貫徹落實省、市“高標準規劃建設武漢長江新區”戰略部署和《“健康武漢2035”規劃》要求,優化完善長江新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合理布局醫療衛生資源,大力推進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填補長江新區醫療衛生服務空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
該負責人說,《長江新區醫療衛生設施空間布局規劃(2022-2035年)》將摸清長江新區現狀醫療衛生資源情況,對現狀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水平和服務能力進行評估;高點定位2035年長江新區醫療衛生設施的總體發展目標,高標準制定設施總量、用地規模、床位數、千人指標等指標體系;針對長江新區特色,系統構建體系完善、層次分明、覆蓋城鄉、平急結合的新型醫療衛生設施體系;借鑒國家級新區和國家重要功能區醫療衛生設施配置標準,高標準制定長江新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設施建設標準;針對各級各類醫療設施的選址要求和特點,結合長江新區的發展建設,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設施的布局原則和選址范圍;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分批推動醫療衛生設施建設,研究醫療衛生設施用地優先保障措施,從規劃、建設、管理以及公共衛生應急預控等方面提出規劃實施的政策機制建議,確保規劃的實施落地。
面向未來20年
長江新區將大手筆建設醫療綜合體
“我們主要圍繞老齡化這一當代痛點問題,設想了以老齡醫學中心、康養醫學中心、中西醫結合預防醫學中心為一體的老齡康養現代醫院……”近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一場圍繞“長江新區未來醫院建設項目”為主題的課題研究匯報會正在進行。來自武漢市衛生健康青年人才研修班的學員代表分成六個小組,依次匯報了研究成果。
此次“長江新區未來醫院”課題研究項目源于2022年5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要負責人提出“建設20年不落后的綜合性醫院”的課題,研修班全體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從醫院建設的六個不同角度開展專題研究。經過7個多月的研究探索,20余次的修改完善,最終形成匯集青修班全體學員才智和心血的《長江新區未來醫院成果匯編》。
研修班全體學員經過多方研究調查,圍繞“整合醫學與精準醫學”“醫養結合”“轉化醫學”“醫院IT智能”“人文建設”“智慧生態”等六大主題形成了研究報告。這個報告對長江新區未來醫院建設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1月18日,市衛健委發布“武漢長江新區醫療綜合體規劃設計方案征集公告”,項目規劃用地1092畝。具體包括:高水平建設1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即綜合醫院)、高標準打造1個區域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高效能建設N個專科醫院和健康產業(集群)。其中綜合醫院建筑面積約48.9萬平,設置床位2000張。
據了解,長江新區醫療綜合體位于長江新區五通組團東北部,項家汊湖以東,泵站河以西,漢口北大道以北,南側緊鄰規劃軌道交通23號線。
(長江日報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簡杰 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