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3日訊(記者陶常寧)3月23日,《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實施方案(2022~2024年)》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王杰芳介紹,將全面建成有害垃圾閉環管理系統。
有害垃圾,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后丟棄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有害垃圾閉環管理,就是對有害垃圾從分類收集到運輸、貯存、處置的全過程管理,實現分類規范、轉運及時、處置安全?!蓖踅芊冀榻B,目前已制定《武漢市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置污染防治技術導則》,規定了有害垃圾投放、收運、暫存、處置全過程污染防治的相關內容和要求。
在投放環節,明確了有害垃圾箱應為紅色,并標明有害垃圾的種類、名稱或圖片等,保持標志清晰和完整。有害垃圾投放容器應充分考慮防滲、防漏、防破碎要求,露天設置的投放容器地面應作硬化處理,有條件的應設置擋雨棚。
在轉運環節,明確了應采用專用車輛收運,嚴禁與其他生活垃圾混合收運。收運車輛應為密閉廂式貨車,運輸途中不得撒漏。應設置專門運輸箱,不得將有害垃圾直接放在車中。
在暫存環節,明確了有害垃圾暫存站選址應考慮服務半徑、周圍的配套設施、避開敏感點,符合環保及消防安全等要求。
在處置環節,明確了有害垃圾要分類交給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安全處置。
推進有害垃圾收集體系和暫存場所建設。目前,江漢區、洪山區、蔡甸區、新洲區、東湖高新區、東湖風景區已建成了有害垃圾暫存站,新洲區所有街道建有有害垃圾收集點。
推進有害垃圾處置能力建設。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危險廢物處置項目已建成投運,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4萬噸/年,可處置26大類270小類危險廢物,基本滿足全市有害垃圾處置需求。
下一步,按照《導則》要求,將規范小區、社區、園區和單位有害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積極協調加快區級暫存場所建設,特別是街道收集點建設,實現社區投放、街道收集、區級暫存的有害垃圾收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