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1日訊 3月21日,共擔·共創·共益——2023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漢舉行。“我是武漢鐵粉”“想去長江大橋上走走”“武漢濕地是城市之幸、人民之福”,會上,各位專家、大V紛紛花式點贊武漢。
2023政務V影響力峰會現場。 記者何曉剛 攝
“希望大家多來武漢,每一次都不讓你后悔。”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杜少中介紹,自己來武漢很多次了,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去年底的濕地大會讓大家看到了武漢的生態之美。“武漢濕地,是城市之幸、人民之福,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用心地發展它、愛護它。”他說。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則向大家推介夜賞櫻花。“當白天的熱鬧和喧囂褪去,夜空中的櫻花有一種寂靜之美。”他介紹,自己發了很多照片向大家推介夜游武大、夜賞櫻花。張志安還說:“武漢是一座文化名城,是一座科創中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動力引擎。”
主持人介紹武漢近年發展情況。 記者何曉剛 攝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總編輯單學剛說,長江是武漢的一大特色。武漢是一座沿著長江兩岸發展起來的城市,長江是武漢的生命線。歷來長江是文人墨客抒情的地方,推薦大家到長江邊走走。“前幾天我自己在長江邊散步,就突然想到‘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句子。”
說到長江,四川省甘孜州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洼西彭錯也表達喜愛:“這次參會,是我第一次來到武漢,很想去長江大橋上走一走。”他提到,武漢和甘孜都緊靠長江,文化和飲食還比較相似,“昨晚吃了臭鱖魚,很好吃。”他說。
2022年度政務微博影響力報告解讀。 記者何曉剛 攝
法醫秦明已經是多次來漢。20日晚,他約了老師劉良在武漢聚餐。“武漢富含文化底蘊,每次都會去黃鶴樓。”他介紹,全國公安系統法醫僅有1萬多人,未來會把老師劉良寫進書里。
(長江日報記者徐佳 汪甦 余睿 通訊員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