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燃氣器材連接管時間長了,外皮有破損,雖然還沒漏氣,但要及時更換。如還有其他燃氣安全隱患,可以隨時給我們打電話。”15日上午,馬家嘴社區新社會階層隊伍——昭商石化工作人員在開展入戶檢查時,囑咐戶主劉女士注意燃氣安全,用實際行動織密服務網,筑牢居家安全底線。
近年來,西塞山區抓實黨建引領,打造1+8+N志愿服務隊伍,用活“居民點單—黨員接單—居民評單”三單機制,深度把握群眾關切點,高效解決群眾急難事、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盡可能讓廣大群眾共享志愿服務成果。
八泉街道先后打造“銀齡志愿服務隊”“源建先鋒志愿服務隊”“多嘴姑姐妹團”等14支社會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92次,提供健康義診、政策解讀、免費理發等便民服務180余次,協調解決各類矛盾糾紛115項,有效延伸管理服務觸角。
停車棚破敗雜亂、停車位嚴重不足、電線電纜私搭亂接、花壇綠化破損嚴重……這些均是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近年來,西塞山轄區的老舊小區通過房前屋后“微改造”,垃圾場變身打卡地、舊涼亭翻修一新、停車棚修建新建、樓棟環境整治等,逐步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破局。
同時,該區盤活社區微型消防站、空置售樓中心、小區閑置用房、垃圾衛生死角等,建設紅色服務驛站,打造“彩虹議事站”“老謝議事角”“亭廊議事會”等服務陣地,搭建居民議事平臺,讓群眾成為社區建設的主力軍,共謀基層治理“良方”。
“如今,基礎設施完善了,我們更要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田園社區居民段全安在群眾議事會上提議。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西屏小區,黨員蘆相國組織小區居民在小廣場召開“板凳議事會”,干部群眾圍坐一起,共謀環境整治、便民設施建設、文體場所改造等熱點問題。
近年來,西塞山區緊緊圍繞“老幼樂享”這一主題,著力用好“共同締造”這把“金鑰匙”,改造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培育社區“陽光護苗”品牌,讓“一老一小”搭上“幸福列車”。
東屏社區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有愛心食堂、日間照料、休閑娛樂、鍛煉健身、健康理療、書畫室等多個功能區,并打造“社區食堂+網格配送+小區自助點餐+配餐入戶”的“1+N”模式,努力讓“小餐桌”釋放“大能量”,讓社區“煙火氣”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葉家塘社區用好“1780”鄰里嘉服務驛站,定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不斷豐富未成年人精神生活;西屏社區在轄區設置“心靈家園”驛站,定期開展心理輔導、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動;田園社區158名“葵花媽媽”定期為轄區50多名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和溫暖……
幸福西塞,就在這一幅幅溫馨和諧的畫面中。(記者?劉艷新?通訊員?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