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正是春耕備耕好時節,3月15日,在章山街道章山村的農業種植基地,農耕機正在地里作業,轟鳴的機器聲奏響了春耕生產的“進行曲”。村民們正抓緊時間收卷塑料薄膜,除草翻土,栽種甘蔗苗,一排排綠意盎然的甘蔗苗點綴了希望的田野。
在今年懇談會上,鄉賢代表提出,往年村里基地種植茭白,人力投入大、作物生長周期長,且保鮮要求較高,占用土地過多,建議減少一定的茭白種植面積。經過村“兩委”與灣組長、村民代表商議,以原有茭白基地為基礎,發展甘蔗、香瓜套種及小規模龍蝦養殖,以多元綜合農業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種植、養殖收益。
為了搶抓農時,全力保障育苗的質量和數量,基地負責人程松林從三月初就已經開始籌備瓜果育苗了,針對本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從廣西引進多個品種,打算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通過不同時節輪流種植瓜果蔬菜等。
今年基地計劃發展甘蔗、瓜果種植30畝,小規模龍蝦養殖10余畝,預計投入30萬元,同時帶動就業10余人,預計第一年產量6萬斤,年產值在20萬元以上。
近年來,章山村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主體責任,積極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對春耕備耕工作提早規劃、統籌安排、迅速行動,著力推動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多舉措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力促春耕生產順利有序進行。 (記者?陳雙?通訊員?周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