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們正以白蓮河水庫流域為試點,對流域內7個鄉鎮的水利設施、主要污染源、生態用地進行全面普查,下決心進行農業種養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夠發揮本地優勢的特色農產品種養、深加工、生態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上來。”3月8日下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發《兩會同期聲 代表熱議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45秒的時長報道了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李軍杰熱議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等20多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聚焦黃岡,先后多次采訪報道市委書記李軍杰,羅田縣錦秀林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湖北省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講解員程星,黃梅縣柳林鄉老鋪村黨支部書記陳燎原,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董振興,充分展現我市5名全國人大代表為民代言的智慧、決心與擔當,黃岡代表聲音備受關注。
3月7日,《中國國防報》刊發文章《加快推進新時代國防動員建設》,李軍杰在文章中說,“資源要素是構成生產力和戰斗力的基本單元,無論是地方還是軍隊,都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富礦和要素優勢,軍地雙方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強認識、著眼全局抓協同、貫通軍地聚合力,不斷深化國防動員建設。”當天,李軍杰還就東坡文化植入城市規劃建設等問題,接受了湖北日報、海南日報等媒體專訪。3月9日,李軍杰就如何傳承和發展東坡文化、發展全域大文旅、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問題接受《香港商報》記者專訪,《香港商報》刊發整版特別報道《以文塑城 以文興業》。李軍杰在專訪中表示,黃岡將堅持以文塑城來發展全域大文旅、打造世界級東坡文化,通過以文化人,吸引大灣區居民來黃岡觀光旅游消費,通過以文興業,積極承接大灣區文旅產業。
3月13日下午,剛剛參加完全國兩會返回黃岡的劉錦秀,臉上仍難掩激動。“中央媒體的關注為我注入了動力和干勁。”劉錦秀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夯實黑山羊全產業鏈,做好產業帶頭人,努力把自己和錦秀羊打造成一盞燈,照亮身邊更多的人!”
中央和省級媒體多形式、多角度全景反映黃岡在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成就與變化,報道黃岡各地干部群眾對全國兩會的熱烈反響。3月14日,《經濟日報》八版報道了陳燎原關于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3月10日,《光明日報》頭版以《盤活綠水青山推進共同富裕》為題刊發了對陳燎原的專訪;3月5日《光明日報》五版以“做好鄉村振興‘領頭羊’”為題講述了牧羊女劉錦秀的故事,人民日報客戶端傳遞了我市全國人大代表關于“更好發揮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帶動作用”的建議;《中國經濟周刊》聚焦青年返鄉創業主題。報道我市人大代表風采。此外,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央廣網、新京報、檢察日報、湖北日報、農村新報等從推動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將“基因紅”轉化為“發展紅”,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擴大農村電商應用、用數字經濟連通綠水青山等角度,對我市全國人大代表關于鄉村振興等工作意見建議進行報道。(記者汪秀玲 通訊員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