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市消委發布消費維權典型案例。今年2月,該委成功調解一起因教育培訓機構更換地址而引發的群體性投訴糾紛,成功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4萬元。
早在2022年10月20日,數名消費者代表將一份含有18名消費者簽名的投訴材料遞交到市消費者委員會,稱他們均為某教育培訓機構的學員,在該培訓機構報名有不同等級的培訓課程,時長在幾個月到五年之間,涉及金額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該培訓機構在2022年6月30日突然關停原校區,要求所有學員轉到另一校區進行培訓,消費者在與培訓機構協商退款無果后集體向市消委投訴。
市消委工作人員迅速開展調查,對每一位投訴人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按不同情形分類,隨后組織了多次調解。經過長達4個月的努力工作,最終該培訓機構與大部分消費者簽訂調解協議。
據市消委工作人員介紹,預付消費一直是消費投訴頻發區,許多商家在經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無法履行服務和退還預付款的情況。根據《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設定有效期限的,有效期滿時消費者可以要求續期或者按約定退款。經營者擅自提高服務價格、降低服務標準、延期開業、停業、歇業、變更經營場所或者經營主體的,消費者有權要求退回卡內余額。本案中的培訓消費糾紛屬于預付消費類問題,適用于本條款。由于該培訓機構私自變更經營地址,導致學員上課不便,應當依法退還消費者預付款。
市消委提醒:消費者在教育培訓、美容養生、健身等行業進行預付消費時,應保持理性克制,避免沖動消費、超前消費。在今后消費中如遇到本案類似情況,應及時留存有關票據協議等證明材料,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記者?王璐?通訊員?石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