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出系統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要求我們弘揚“敢”“快”“干”作風,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再造行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引得鳳至蝶來,激蕩澎湃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近年來,我市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與先進地區相比,與市場主體期盼相比,還存在問題和短板。有呼聲,說明工作有不足;有期待,就有努力的方向。我們要自覺對標湖北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新高地定位,堅決錨定“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不斷增強工作針對性和精準性,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建設綜合成本“洼地”,打造營商環境“高地”,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升競爭力。
控制成本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我們要運用市場力量、法治力量、社會力量、人文力量,給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讓群眾便利,營造市場寬松有序、政府廉潔高效、社會和諧包容、法治公平公正的環境。要圍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重點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再造“七大行動”,從政策供給“最先一公里”和服務落實“最后一公里”兩端發力,刀刃向內堅決改,切實降低綜合成本,涵養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捧回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要遵循“企業的合理要求就是政府的工作追求,企業的健康成長就是孝感的可持續增長,企業家的信心和動力就是孝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的理念,不折不扣落實創新服務民營企業“十項制度”,讓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抓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理念思路、關鍵在干部作風、關鍵在狠抓落實。我們要堅持“敢”字當頭,“快”字為要,“干”字托底,少說“不好辦、以后辦、你們辦”,多說“怎么辦、抓緊辦、我來辦”,用黨員干部“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發展指數”、群眾“幸福指數”,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我們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促發展的高度,把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記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當好優化營商環境的推動者、踐行者,敢為人先、勇爭一流,打造集聚資源要素的強磁場,塑造爭先進位的新優勢,為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