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2日訊(記者鄧小龍 尹勤兵)12日上午,洪山區中建康城小區比往常熱鬧了不少,300多位居民在自家樓下植樹添綠,自己動手美化小區環境。
中建康城交房至今已有13年,小區內不少綠植退化或遭到破壞,公共綠地的部分區域甚至黃土裸露。為此,部分業主希望能在春季補栽一些花卉、苗木,“升級”小區居住環境。長江日報記者走訪發現,小區物業、業委會、社區等多方籌集5萬余元資金,用于為小區“添綠”。
小區交房十多年,居民盼綠化“翻新”
中建康城居民種樹為小區添綠。記者尹勤兵 攝
“小區里雖然種著很多花草樹木,但老化、死掉的也不少,每到冬天就顯得沒什么生氣。”中建康城小區10棟居民王女士在這里已經住了11年。近日,她作為代表通過武漢城市留言板說出了部分業主的期望。
9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現場走訪看到,該小區綠化環境整體看起來還不錯,部分樹木掛滿綠葉,但也有部分樹木的樹葉已經完全脫落,新長的樹葉尚未發芽,看起來光禿禿的。此外,不少原本是草坪的地方已經“退化”成裸露的黃土。
一些居民告訴記者,目前小區內種有石榴樹、桃樹、桂花樹等,總體綠化率40%左右。多位居民表示,對小區內現有的綠化感到滿意,但仍希望能看到更多品種的新樹。
“現在正是賞櫻的季節,如果小區里也能種上櫻花樹,那我們就不用去外面‘湊熱鬧’了。”居民黃女士說,“另外,如果能多栽種一些喜陰植物,就不必擔心部分花草被大樹擋住陽光而枯死。”
多方“眾籌”種樹
從公共收益“贊助”一萬元
中建康城居民種樹為小區添綠。記者尹勤兵 攝
小區添綠的愿望能否實現?9日,記者陪同王女士走訪了小區物業、業委會等多方。面對居民訴求,物業公司、業委會、社區等迅速拿出了方案。
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每年用于綠化養護的費用在20萬元左右。其中包括采購綠植進行補栽,每年花費2萬多元。得知居民們的訴求,物業公司第一時間調整了今年的補栽方案,除了補種草坪、灌木等植被外,新增了樹木采購的計劃。
中建康城居民種樹為小區添綠。記者尹勤兵 攝
購買苗木的費用從何而來?經小區物業與業委會會商,決定由物業出資3萬元,小區公共收益出資1萬元。此外,小區所在的關南社區提供3000元惠民資金,一些與小區相關的企業也拿出1.3萬元贊助。最終,多方共籌集資金5.6萬元,用于購買樹苗、綠植。記者在該小區公示欄內看到一則《公告》,公示了上述資金來源。《公告》中公示:“業委會召開委員會商定,同意利用小區公共收益出資1萬元用于補栽補種樹木綠植,并向全體業主公示。”
12日上午,眾多業主和志愿者們在中建康城小區種下了28棵樹木,其中包括櫻花、茶梅、桂花等,還在小區內新種植了350平方米草坪。物業公司負責人介紹,本次小區添綠活動將持續至本月底,整個小區將種植1500平方米草坪,新栽種的樹木也將得到精心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