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1日訊 以櫻花入畫,在絹布扇面手繪春天;用粉色的棉線,鉤織出獨一無二的櫻花手環……3月11日,“櫻的午后”大李市集和“找春”市集在東湖磨山景區開市迎客。長江日報記者探訪發現,在東湖賞櫻熱潮下,“市集經濟”應運而生,眾多文創產品依靠“櫻花”推出限量款,因其粉嫩清新的造型,備受年輕女性游客偏愛。
在“櫻的午后”大李市集,各種美食、潮玩、文創等,充滿濃濃的春日櫻花元素。“頭一次喝這種櫻花咖啡,太有創意了!”游客王倩在伴兒小院攤位購買了一杯櫻花拿鐵,腕口粗的竹筒里盛著櫻花口味咖啡,厚厚的奶油頂上,點綴著幾塊櫻花造型的粉色餅干,別致的造型讓她分外喜歡。
伴兒小院攤位的櫻花拿鐵,造型別致獨特。
“纏花技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萬縷絲線纏繞成春花朵朵。開市第一天,已經賣出了一百多幅纏花發簪。”身著宋制服裝的小虞是一名資深漢服愛好者,自己動手制作“周邊”配飾已有3年的時間。她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正值賞花季,我以春櫻為主題制作的一批發簪,賣的最為火爆。賞櫻熱潮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對產品銷量也有帶動作用。”
“櫻的午后”大李市集,游客在挑選櫻花飾品。記者李文婕 攝
非遺纏花發簪備受年輕女性游客喜愛。記者李文婕 攝
在東湖杉美術館“找春”市集,櫻花主題的陶藝品、手工藝品、插畫一字排開,清新的配色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在杯子上畫了櫻花、小草、飛鳥,就像把春天捧在手心里。”
東湖杉美術館“找春”市集。
在湖北美術學院手工藝攤位,上百件精美的手工藝作品亮相東湖,學生龐克向游客介紹著自己的作品,他告訴記者,“我很喜歡和游客聊天,聊天話題天南地北,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也能激發出新鮮的創作靈感。”
東湖杉美術館“找春”市集。
此外,位于東湖綠道的“花花游園會”市集、東湖櫻花園內的“世界名湖 人民樂園”市集,都憑借文創產品圈粉無數。東湖風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幾尺見方的攤位,涌流著消費的生機,許多手工藝人瞄準東湖櫻花這個流量IP,研發出系列櫻花產品,深受游客喜愛。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游玩體驗,提高景區旅游經濟效益,更有利于傳播東湖文化。”
(長江日報記者李文婕 通訊員文忠海 尚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