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0日訊(記者高萌)“醫療機構擁有大量有效的臨床經驗方和醫院制劑資源,但大部分醫院未將關注點放在新藥轉化方面,使得這些優質資源很少能成功開發為中藥新藥,中醫藥的傳統獨特診療優勢并未充分發揮?!?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李杰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全國人大代表李杰。
今年全國兩會,他提出了關于支持中醫臨床成果向中藥新藥轉化的建議,希望能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盡一份力。
“中藥創新藥主要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等?!崩罱苷f,其中,醫療機構中藥制劑作為臨床經驗方與中藥新藥復方制劑之間的重要橋梁,具有較為豐富的人體使用經驗,較為規范的制劑配制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在新藥開發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他介紹,根據2016—2020年間獲批的中藥新藥情況顯示,中藥新藥的申報方向主要為中藥復方制劑,一般來源于臨床經驗方和醫院制劑。2021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12個中藥新藥(含創新藥9個),均是由“方”變“藥”,充分體現了“源于臨床,回歸臨床”研發理念。
結合本職工作,他深入基層認真調研,以一以貫之的“匠心”打磨每一份建議?!艾F階段,國家和地方層面均大力支持生命健康和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大到國家宏觀政策的頂層設計,細到地方法規的精準支持,都為醫藥行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利好的條件?!崩罱苷f。
他建議,國家應加大對中藥新藥研發的扶持,充分發揮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三結合”的中藥注冊審評優勢,持續完善基于“中醫臨床經驗方—醫療機構制劑—企業中藥新藥轉化”研發模式的配套措施、體系建設,提升醫院制劑向新藥轉化的效率。同時,鼓勵生產企業與醫療機構共同成立新藥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以加快中醫臨床科研成果轉化的進程。
“對于企業而言,我們要在自己擅長的細分領域提高創新能力,逐步由‘跟跑’‘并跑’到突圍‘領跑’,結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搶占發展先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醫藥產業體系。”李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