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國家林草局公示了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名單,我市申報的“國土綠化試點項目”上榜。
據了解,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于2021年啟動,是財政部、國家林草局為積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升碳匯能力的創新舉措,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3個項目入選。今年,我市申報的項目從全國參加最終競爭性評審的47個項目中脫穎而出。
根據項目建設目標,我市將在兩年內完成總投資3.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億元,省級財政補助3100萬元,市、縣配套和社會資本投入8000萬元,實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江灘防護林營造等,完成營造林總面積14.4萬畝。項目建設范圍為長江干流團風至蘄春段及長江一級支流浠水巴水的中下游,涉及黃州、團風、浠水、蘄春4個縣區。
“2022年國家發改委批復了黃岡市大別山浠水巴水上游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項目,涉及紅安、麻城、羅田、英山4個縣市,此次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實施后將實現對浠水巴水全流域的綜合治理。”市林業局局長駱明正介紹,統籌考慮區域完整性、生態系統關聯性、綠化措施綜合性,項目建設布局為“一江一山”兩區。“一江”即長江灘涂和沿江平原防護林營造示范區,長江灘涂科學選擇抑制釘螺生長發育作用和耐水淹性能較強的樹種營造高效江灘防護林,充分發揮江灘防護林抑螺防病功能,阻斷血吸蟲病傳染途徑;“一山”即大別山退化馬尾松純林修復和水源涵養林質量提升示范區,重點開展退化松樹林更替修復,提升水源涵養林質量,增強大別山生態屏障功能。
據悉,該項目每年還將提升5.4萬噸碳匯增量,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綠色力量。(記者熊慶萍 通訊員劉利南 黃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