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運行流暢嗎?”“新開發的功能應用模塊有沒有問題?”3月6日上午,卞明月如往常一樣,來到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大廳,面對大屏,查看配網調控系統、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的運行,向在電腦前操作的同事了解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處置。
卞明月是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主任工程師,從事配網調度工作13年來,她以嚴謹細致、銳意創新的態度投入工作,先后獲評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楷模、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佳“服務之星”、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勞動模范等稱號。
堅守調控“孤島”
日夜守護“救命電”“保命電”
“守護城市配電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需要細致入微,更需要臨危不懼。”多年來,卞明月堅守著自己的承諾。
2020年1月23日,農歷臘月二十九,正準備啟程回揚州老家的卞明月接到單位通知,將啟動封閉值班制度。她沒有絲毫猶豫,退掉了回揚州的車票。“作為一個黨員,這個時候我不站出來誰站出來?”
放下正在生病的孩子,她馬不停蹄地趕到單位,巡查電網運行情況,值守在調度臺保障全武漢市的可靠供電。毅然踏入調度“孤島”,自此,她連續戰斗26天。
那段時間,卞明月每天至少12個小時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時刻緊盯著電網調度指揮屏幕,每天處理幾百條告警信號。
“嘟,嘟,嘟……”是她最害怕聽到的聲音,“因為任何一個小小的電力告警信號都有可能演變為嚴重的停電事故,在這個時候,我必須打起精神,這場保電,只能勝利!”
疫情最嚴峻的時期,武漢市全部保電線路近1400條,占所有線路的三分之一。卞明月密切監視著重點地區的負荷情況,日夜守護著定點醫院、隔離點、城市運行保障單位等661家重要用戶的“救命電”“保命電”。確保供電萬無一失就是她內心最堅定的想法。
除每天12個小時的調度臺值守之外,她還和同事們團結協作,編制480余項事故預案,繪制300余張供電路徑圖,前后參加近50次應急演練,為之后各類保電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創新讓配電更加智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卞明月一直在創新的路上開拓前行,主動作為。
2017年開始,武漢市開始大力推進配電網建設,設備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故障接地選線的問題日益凸顯。所謂“故障接地選線”,即當電力線路本身缺陷引起或者是遭到外力破壞后,與大地連接,產生高電壓和大電流,會嚴重危及電網、設備和人身的安全,供電企業要迅速排查,找到接地線路,實施處置。傳統人工選線方式,需要調度員試著斷開每一條線路的開關,來確定故障線路,選線時間平均在30分鐘以上,甚至長達四五個小時,不僅耗時費力,還增加了居民和企業停電的次數和時間。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卞明月主動思考,經多次嘗試探索,她和同事們一起研究了開發“小電流接地系統零序電流比較選線方法”。這一方法實現了將變電站所有線路運行數據集合,實現遠程比對,自動判斷接地線路、提示故障點位,將“盲選”變“智選”,大大提高了接地選線的正確率。
2017年,這一項目入選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典型經驗庫,2018年獲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QC項目成果特等獎,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
2022年,卞明月的崗位由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配網調控技術專責調整為主任工程師,她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積極了解服務營銷專業的業務知識、工作流程及系統應用,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對線路停電進行管控,通過調度與服務多專業系統融合分析用戶停電數據,實現故障區域的精準判斷、故障搶修的高效指揮、用戶停電信息的暢通傳遞等方法,有效降低停電次數和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
“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卞明月用一次次創新探索,不斷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職業目標。
克難攻堅連續奮戰
推動武漢地區智能配電網建設
“積跬步,累小流,做好每一項細微工作”,卞明月以女性獨有的細心、堅韌,努力提升配電網運營效率效益和供電服務水平。
2019年,為了推進調控專業標準化管理,讓管理流程要求更易理解接受,她將調度標準化管理制度做成PPT演示稿,先后修改35次,以達到最佳效果,以更加貼切生動的形式指導實際工作。這份演示稿被制成了作業指導卡片,在全省行業內部推廣。
2019年,武漢軍運會保電工作中,她累計開展29輪次供電路徑梳理,核對供電線路超過2300條次,繪制162處保電場所供電路徑圖,優化17座變電站、181條配網線路運行方式,圓滿完成了軍運會保電任務。
去年7月至今年年初,卞明月與同事們奔走在全市各個配電運檢單位,駐點開展配電自動化工作。查看現場、處理缺陷、治理臺賬、創新應用,她與同事奮戰7個月,完善漢陽區全域、漢口武昌核心區域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應用。此舉將實現電力設備故障實時預警、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有效縮短了非故障區域停電的時間。
2020年12月,卞明月所在的配網調控班進行機構重組,與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進行了融合管理,工作流程關鍵節點多方面需要溝通協調,近4個月的時間里,卞明月沒有休息一天,圓滿完成任務,形成了完善的“大配調”“大配搶”“大服務”運行模式。
目前,卞明月正在投入武漢電網數字化轉型、數據中臺同源維護系統的建設中,全面整合電網高壓設備到居民用戶電表箱的數據,管控基礎數據和設備臺賬的唯一性準確性,為實現“數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作業一終端”筑牢基礎,實現電網設備狀態實時監控,用戶訴求快速響應,供電服務不斷優化。“這項工作任務重、挑戰大,但作為新時代電力青年,我們就應該發揚釘子精神,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用電體驗而不懈努力。”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通訊員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