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5日訊“慢病患者可一次性開具3個月‘長處方’”,“一年內多次就診,合規醫療費用累計金額達到門診報銷起付線后,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都可以享受醫保報銷。”近日,新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醫療服務進社區,惠民義診暖人心”活動,通過“義診+醫保政策咨詢”,為居民詳細解讀醫保新政策,切實把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以前門診不能報的費用,現在可以報了。”“在基層看病,報銷更多。”活動現場,75歲的王爺爺主動客串起義務宣傳員,結合個人經歷向鄰居們現身說法。原來,王爺爺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趕上變天病情就容易加重。近期,他因持續咳嗽到新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當天處方金額共計243.21元。醫保新政前,這243.21元需要全額從個人賬戶里支付。改革后,由于王爺爺此前門診醫療費用累計已超過起付線,當天醫保統籌報銷后,王爺爺只從個人賬戶里支付了不到50元。
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實施后,為方便復診、慢性病人開方拿藥,新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步開設了便民門診,免收掛號費和基層醫療機構一般診查費的個人支付部分,增加便民門診繳費和取藥窗口。
針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中心在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的基礎上,還為老年人設立就診綠色通道,為符合條件的慢性病患者開具3個月的“長處方”,減少患者跑醫院的次數。同時,為患者配齊藥品種類,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處方外配服務。
肖女士的父親年逾六旬,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在義診現場,她聽完工作人員講解,從口袋里掏出長長一張藥單咨詢,“這些藥能開到嗎?”工作人員一面勾選一面介紹,“這幾種藥我們都有,而且都能享受醫保統籌報銷,目前沒有的藥我們做個記錄,盡快幫您配齊。”聽到工作人員的答復,肖女士連稱貼心。
(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張紅藝 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