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3日訊(記者汪甦 通訊員劉曉斯)“近來頗受年輕人推崇的‘圍爐烤茶’,源于云南非遺‘火塘烤茶’。如果沒有前者在直播、短視頻中的走紅,后者或將繼續寂寂無聞下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民進中央常委張頤武帶來關于用好網絡直播促進文旅振興的提案,建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支持、鼓勵各地非遺傳承人參與網絡直播培訓,用直播打賞、電商等工具為非遺創造經濟效益。
近年來,隨著網絡直播成為促進文旅消費的重要工具,許多非遺從業者選擇在直播間推廣表演類、手工藝非遺。他以抖音平臺為例,過去一年,非遺項目直播場次同比增長642%,獲打賞支持的非遺主播人數同比增長427%,瀕危非遺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60%。去年共有21萬人在498家抖音非遺小店領略非遺技藝。
“用好直播等線上媒介,培育‘線上+線下’新型非遺文化消費,有望成為今后提振文旅產業的重要抓手,也能夠為文旅發展增添強勁動能。”但張頤武指出,現在在網絡直播促進文旅發展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非遺傳承人人數較少、收入較低,缺乏開拓“非遺+文旅”市場所需人力。各級傳承人年齡高、人數少,其中大多數將畢生精力投入非遺技藝研習,并不熟悉傳承項目的經營和推廣。由于無力承接非遺在文旅市場上的消費需求,其事業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投入與產出的失衡導致愿意學習非遺技藝的青少年寥寥。
為此,張頤武建議,用好優質文旅垂類主播等“互聯網+”人才,為非遺傳播“納新”。因直播提供的靈活就業機會,不少文旅從業者主動開展非遺類直播,持續生產優質內容。應鼓勵各地文旅部門與上述主播人才合作,邀請其推介城市、景區、地方歷史文化,為當地特色非遺項目“引流”“獲客”。
“對于能力較強的非遺主播,相關部門可邀請其與同非遺項目的權威傳承人結成一年制及以上對子,在技藝修行、非遺傳播等方面交流幫助。表現特別優秀者可參與國家、省、市、縣級非遺傳承人認定并適當加分。”張頤武稱。
他提出,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支持、鼓勵各地非遺傳承人參與網絡直播培訓,用直播打賞、電商等工具為非遺創造經濟效益。政府、高校、平臺應加強合作,為傳承人如何利用直播推廣非遺進行聯合培訓,最大限度活用非遺傳承人的技藝與經驗,鼓勵傳承人開展直播打賞、電商等多元收入嘗試,進入文化傳承與增收致富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各地在直播平臺開展‘非遺’傳播的集中宣傳等活動,加強針對年輕人的非遺知識傳播。各地應定期開展‘非遺知識直播周’等活動,鼓勵非遺從業者利用直播間全方位展示當地非遺技藝、工藝品,配合舉辦具有沉浸感的線下文化活動,讓小眾非遺通過新媒介走入年輕人的視野。通過大力弘揚非遺知識,也更好地促進文旅消費。”張頤武建議。
看更多報道請點下方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