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3日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趙睿)3月3日,長江新區對外發布《武漢長江新區外國語學校(暫用名)概念方案國際征集公告》,面向全球征集武漢長江新區外國語學校高品質概念方案。
當前,長江新區正堅持以最高標準、最新理念,緊密結合自身優勢,加快推進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四新三城”。在此背景下,為擴大片區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提升城市綜合品質,探索在新時代教育理念以及長江綠色發展理念下的中小學高水平設計的范式,打造體現高內涵、國際化、特色化的長江新區教育新標桿,根據長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工作部署,現開展“武漢長江新區外國語學校(暫用名)概念方案”國際征集工作。
項目區位圖。
《公告》提出,設計方案需體現國際化、生態化、信息化、人文化的設計要求和對當代新型校園的思考,在建筑功能的設置上,需創新功能布局方式,同步考慮學校未來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多樣的校園公共性場所及生活交流空間,旨在全力打造一個既滿足國際化教育需求,又提供學生人文關懷的新型共享校園空間。
項目周圍建設情況。
武漢長江新區外國語學校(暫用名)項目地處湖北省武漢市長江新區西南部,位于三環與四環之間,勝海大道東側,緊鄰武漢文理學院。項目用地南臨鳳集路(規劃)、北臨江灣北路(規劃)、西臨勝海大道,用地面積約24.6公頃(以實測為準),其中完全中學用地約24.1公頃(以實測為準),公園綠地約0.5公頃(以實測為準)。用地內東側控制一條南北向10米寬公共通道。項目用地周邊規劃有軌道交通22號線及14號線。
項目規劃范圍。
長江新區外國語學校(暫用名)采取全寄宿辦學形式,坐班教學。計劃辦學規模108個班,其中初中60個班,高中48個班,學生人數按平均每班50人計算總人數5400人。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4.6公頃,容積率不大于0.8。
設計目標為,充分體現武漢外國語學校人文特質及校園建筑風格特質和地域特征;在尊重環境和場地的前提下,應按照開放共享的原則合理規劃空間,并設置更多的公共空間促進學科交流;結合學校的特色教學需求及辦學方向,充分發揮創造性,設計符合國際先進的校園設計理念、立足現代化未來生態校園。
本次征集將按以下流程進行:2023年3月2日至2023年3月11日17:00;應征人應按照《征集大綱》的要求編制資格預審申請文件,包括商務文件、技術文件和演示文件三個部分,并在遞交截止時間2023年3月27日12:00前(中國北京時間)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PDF掃描版發送至指定郵箱cjxqfls@163.com;主辦單位擬于2023年3月31日邀請入圍的設計機構來漢進行現場答疑和現場踏勘等啟動工作;入圍的設計機構須于2023年5月4日17:00時前提交成果至主辦單位指定地點;方案整合深化機構確定后45個日歷天內,按專家評審意見、主辦單位及承辦單位要求吸收其他設計方案的優點,進行方案整合及深化形成初步成果,成果經上報審查,應直至達到報規審批通過。同時方案整合深化機構將簽訂方案深化設計合同,開展后續方案深化,盡快推進項目建設。
根據最終結果,排名第一的設計機構為方案整合深化機構,簽訂方案深化設計合同,合同額約為760萬元;給予排名第二、第三的設計機構50萬元人民幣的設計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