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大會在武漢經開區舉辦。
長江網訊(記者趙萌萌) 為大力開放數字經濟應用場景,著力打通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堵點,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激發新動能新活力,實現供給與需求的雙向互動,3月1日上午,武漢舉辦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大會。
據介紹,武漢在制造業、醫療、交通等領域應用場景豐富,這是武漢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通過培育場景,為數字經濟企業提供應用制造需求,創造機會,復制和推廣一批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升民生保障的典型應用,壯大一批具有爆發潛力的高成長型數字企業,形成綜合展現武漢城市發展魅力和重要創新成果的數字示范。
會上舉行了武漢市首批10個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揭榜掛帥”成果發布儀式。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對接大會上,發布了全市首批10個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揭榜掛帥”成果,分別為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的“5GC和千兆光網在武鋼工業內網的創新應用”、武漢虹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基于5G+千兆光網的智慧雙創園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研發及示范應用”、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用于多業態場景的周黑鴨全鏈智慧物流平臺”、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長飛‘光云工業互聯網’柔性化制造”、格創東智(武漢)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東智泛半導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動駕駛巴士在通勤服務中的應用”、武漢楚精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消化內鏡中心應用場景建設”、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面板制造產線質量智能管理系統”、武漢北斗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大型工業構筑物實時動態安全監測系統示范應用”、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的“‘楚融鏈’供應鏈金融平臺”,并開展應用場景體驗。
與會人員正在現場體驗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的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揭榜掛帥”成果。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對接大會舉行了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簽約儀式,15個項目完成現場簽約。
大會還向全市發布了數字經濟服務資源池和需求池,集中推廣一批技術創新優、應用效果好、復制推廣性強的數字經濟典型應用場景。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相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武漢數字化轉型,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武漢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必然選擇。
大會現場發布首批205個數字經濟項目需求清單,暢通供需渠道。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據介紹,目前全市186家單位的233項服務納入首批數字經濟服務資源池,已形成首批205個數字經濟領域項目需求清單,涵蓋智慧城市場景需求、在漢央企信息化場景需求、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場景需求等,并開展意向對接。
楊相衛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大會,暢通供需對接渠道,力爭實現供給與需求的雙向互動,打造一批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武漢樣板”,創造更多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武漢方案”。
下一步,武漢市將進一步加大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建設力度,啟動第二批服務資源池征集遴選工作。開展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在全市征集遴選超過200項數字經濟典型應用,持續開展應用場景“揭榜掛帥”工程。推動政府側場景向全市數字經濟企業開放,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10場以上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活動。打造一批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武漢樣板”,創造更多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武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