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記者李建華
“長江網主動作為,積極為武漢叫響‘長江’。”2月24日舉辦的“建立新連接 創造新價值——長江網2022年度發布暨成立20周年網友節”活動上,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秦尊文對長江網的發展進行現場點評。
圖為秦尊文進行現場點評 何曉剛 攝
事跡寫進《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體現黨媒網站責任擔當
“長江網始終不忘自己作為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秦尊文表示,最讓人感動的是,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刻,長江網主動創新作為,緊急開發上線“在線問診”公益平臺,共有來自全國各地936家醫療機構的1363位醫生志愿者入駐長江網“在線問診”平臺,先后回復網友問診5萬余件,成為武漢抗疫的“網上戰線”。后來又主動搭建起“在線傾訴”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為市民提供了7000余次心理撫慰。
長江網這一深入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的創新作為,被載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秦尊文認為,這體現了黨媒網站在連接服務網民群眾的責任擔當。
積極為武漢叫響長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湖北千里長江行”活動
長江網突出長江流域傳播,矢志打造長江流域核心門戶,秦尊文認為,武漢是長江的形象大全,長江網積極為武漢叫響“長江”,充分彰顯了武漢“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城市定位。
秦尊文說,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長江網承辦的“沿著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活動。酷暑時節,探訪團行走湖北三大都市圈,歷時40天,足跡覆蓋全省17市州40縣,總行程超過5400公里,觸摸長江千年文脈,開展了一場與長江文化的深度對話,通過一路全媒體傳播,增強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對于長江網專門開設了武漢都市圈、中游城市群、長江經濟帶等頻道,為長江沿線27個中心城市、武漢都市圈9市搭建起信息交流、招商引資、城市形象展示的平臺,長年從事長江經濟研究的秦尊文也印象深刻。
圖為活動現場 何曉剛 攝
以創新驅動傳播力建設,親身感受到“武漢這十年”活動承辦得很好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從去年9月初至10月上旬,長江網承辦了13場“武漢這十年”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秦尊文說,親身感受到長江網承辦得很好,充分展示了長江網的創新力、傳播力與活動組織能力。
秦尊文現場見證,報告會創新場景設置,以節目形態將領導干部講、院士專家講、企業負責人講、先進典型講、基層群眾講有機結合起來,配合視頻、PPT、連線一線工作場景等方式,帶來沉浸式、體驗式、代入式的報告會效果;同時以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的方式開展全媒體宣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用戶生產內容活躍,長江頭條熱氣騰騰,成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秦尊文發現,長江頭條用戶生產內容活躍,律師、醫生、攝影師、畫家、書法家、大學生等個人用戶,“老爸評測”、葉青等全國大V,區融媒體中心、人民法院等機構紛紛入駐,眾多用戶每天主動發布內容,全方位展示活色生香的江城武漢,長江頭條熱氣騰騰。
“現場發布的一組數據令人欣喜”,秦尊文說。截至2022年12月31日,網友在“長江頭條”平臺上發起話題1953個,創作內容12.8萬篇、內容總閱讀量1.54億次、總評論量72.1萬、總點贊量1813.8萬、總轉發量35.2萬。
秦尊文注意到,長江頭條用戶發稿最多的一年發稿1181篇;個人作品總閱讀量最高的達1223.9萬。
“用戶越平凡、使用越頻繁,越能彰顯長江頭條的價值——成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正是黨的媒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體現。”秦尊文說。
兼任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秘書長的秦尊文是長江網的一名深度用戶,在他倡導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傳播矩陣”入駐長江網長江頭條,不到3個月,18家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入駐,累計發文202篇,累計閱讀量已超過90萬人次。矩陣舉辦了思想沙龍活動,借助“長江頭條”小程序便捷的閱讀和分享功能,相關文章在朋友圈廣為擴散,單篇最高閱讀量5.4萬,一些文章受到省委省政府、國家長江辦官網的重視,實現了學術思想的“破圈”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