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見習記者周庭懌 記者熊美琪) 2月24日,長江網2022年度發布暨成立20周年網友節活動上,由長江網組織推薦的“2022年度政能量傳播”優秀案例發布。
2022年,長江網聯動各城區,全方位展現武漢高質量發展成就。
“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監察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答題”活動共160萬人次參與,筑緊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活動稿件閱讀量超14萬,活動期間粉絲量新增超23萬。
“紅色資源(廉政教育)進機關”活動將9家展館的經典展陳制作成專題頁面、分類視頻、VR導覽等數字化展覽,利用大屏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30余家單位巡展。
武漢經信官微《智能化工廠改造》系列報道,以14場智能化推廣活動,引導我市工業企業對標示范,助力持續推進工業智能化改造。
《武漢城管這十年》網絡專題,展示了武漢城管人十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此激發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新動力,探尋未來城市管理發展新方向。
“方志講堂”以史明鑒,鑒古知今,專家學者提出的新觀點、新建議,為武漢市委市政府資政輔志、建言獻策,作出“方志貢獻”。
《天天科普》專欄每日讀一篇科普知識,啟迪科學思想,助力全民創新,總閱讀量超3000萬。
“‘知識工程’少兒讀書”系列活動宣傳,引導全國少年兒童了解紅色革命歷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武漢英雄城市精神,推動武漢市少年兒童閱讀事業走向國際化,全網總閱讀量超800萬。
2022年,長江網挖掘城區特色,展現江城新風貌。
《家在光谷》網絡專欄系列宣傳活動,圍繞“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的主題,闡述光谷青年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思考與建議。
長江新區官微《二十四節氣》系列報道以二十四節氣為切口,將文化和生態融為一體,展現長江新區的人文底蘊和自然稟賦。
“中國車谷 魅力經開”系列宣傳活動,傳播武漢經開區城區經濟發展動態,發布區域招商、惠民、惠企措施,展示經開區經濟、人文、社會風貌。
“這,就是東西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聚焦東西湖自然與人文發展,有力營造了城市與市民之間的和諧氛圍。
“江岸·美好一刻——心動江岸的第101個理由”系列宣傳活動展示出江岸發展機遇和一流營商環境,有力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生態,相關宣傳全網閱讀量超2000萬。
漢陽區“強國有我 我為國強”系列宣傳,向全國推送漢陽區理論宣講、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志愿服務等特色亮點工作,提升宜居宜業新漢陽的美譽度。
武昌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紅巷工友宣講隊‘你點我講’”系列宣講活動中,群眾點題、先模來講,用樸素的語言讓觀眾“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引領廣大職工共同締造美好幸福生活。
“你和我的‘青’城時光”攝影大賽,多角度展示青山區“濱江紅城”“濱湖藍城”“北湖綠城”之美,展現建設現代化“青山綠水紅鋼城”的成就,在“長江頭條”平臺上大賽話題閱讀量達200萬人次。
洪山區“喜迎黨的二十大”系列宣傳活動,展示洪山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新形象、新氣質,宣傳洪山大學之城新面貌,彰顯洪山區域發展新變化。
蔡甸區“全力打造現代化武漢靚麗窗口”系列宣傳活動,展示蔡甸區構建高質量發展產業及空間布局,建設國際合作創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綠色發展先行區、幸福宜居生態區和現代化武漢靚麗窗口。
《走遍天下 最美江夏》專欄,充分發揮全區正能量傳播體系輻射作用,有力擴大網上主題宣傳的影響力版圖。
《黃陂·木蘭故里 大美黃陂》網絡專題系列報道,建立了黃陂文化旅游良好形象,推動武漢后花園獨特互聯網美譽度建立,全網閱讀量超1000萬。
新洲區《人文新洲》網絡專題,率先創新城區新聞傳播形式,引起廣泛關注,數十篇稿件被“學習強國”平臺和其他媒體轉載,成為市民了解新洲的便捷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