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看視頻
20日,走進陽新縣金帝鞋業生產車間,千余名工人正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一雙雙“彪馬”鞋,從這里運往世界各地。
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以前,這些工人大部分選擇外出務工,今年卻紛紛留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汪海青是陽新本地人,以前一直在外地務工,比較辛苦,去年她與家人商量,選擇留在陽新。汪海青說:“上下班都有班車接送,很方便,家里小孩、老人都好照顧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在工資薪酬等方面,她感到很滿意。
2021年,耐克代工巨頭寶加鞋業回歸的故事打動諸多鞋企,紛紛落戶陽新,汪海青所在的金帝鞋業就是其中之一。金帝鞋業有限公司總部在浙江溫州,陽新工廠是該公司在內地投資最大的工廠,年產值達1.5億元。
有人才、有技術、有土壤、有資金,陽新鞋業正呈現“井噴式”生長——金帝、隆志等一大批龍頭鞋企落地投產,孔凡強、柯于福和邱菲菲等一批批制鞋能手返鄉就業創業。
首度將“陽新鞋匠”勞動技能培訓列入社會發展綱要、首度制定“制鞋技能”標準并頒發證書……2022年“陽新鞋匠”成功納入省級勞務品牌重點項目庫,該縣經濟開發區今年榮獲國家級“鞋都小鎮”,陽新打造的“中部鞋都”已具雛形。據統計,陽新現有制鞋類創業主體680家,其中制鞋類企業271家、小作坊400余家,“陽新鞋匠”就地就近就業3萬余人。
從外出打工、遍地開花的“金鳳凰”,到返鄉創業、不斷壯大的“金招牌”……一門手藝帶富一個家庭,匯聚品牌帶活一方經濟。
“勞務品牌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過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戶口碑的勞務標識,為就業創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該縣人社部門創新舉措,精準發力,在開展送崗上門和送人上崗的同時,結合“一鎮一品”和“陽新鞋匠”勞務品牌等鄉村產業行業,大力開展荊頭山柑橘、洋港折子粉、木港桑蠶和楓林臘米等項目專項招聘活動,讓更多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把制鞋類企業用工和制鞋類求職者通過‘項目制’開展服務,開通就業直通車和舉辦系列招聘等專項服務活動。”陽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梁海華說,僅春節期間,為全縣鞋企招工3300余人,基本滿足了正常生產要求。
所謂“項目制招聘”,就是通過建立專門臺賬,做好用工求職信息精準化匹對;舉辦專場招聘,做好線上線下項目招聘精準化對接;開展專項送崗,做好進村入戶上門精準化宣講;開通專車送人,做好入企上崗精準化服務。
2023年元旦剛過,陽新人社部門就搶抓春節前后勞動力集中返鄉機遇,把招聘會辦在群眾“家門口”,并將參會企業按鞋類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數控等不同產業類型劃分多個招聘區,為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和有就業意愿的勞動力搭建“面對面”“零距離”對接平臺。
為實現用工服務全覆蓋,采取“崗位大篷車”下鄉、區域勞務協作對接、鄉村產業項目專場招聘等形式,結合節前城鄉勞動力調查摸底情況,將“春風行動”推向深入;堅持高頻次、小規模、常態化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開展縣內各鎮場區特色招聘、線上網絡招聘、外出組團招聘、校園招聘、重點人員招聘、易遷點和退捕漁民招聘;組織有縣內就業意愿的脫貧勞動力到“鞋都小鎮”企業實地參觀了解,鼓勵企業在閑置勞動力比較集中的偏遠鎮區開設分廠或加工點,實現企業用工服務全覆蓋。
截至目前,該縣收集企業崗位信息75家1.26萬個,舉辦招聘活動25場,發布用工求職信息26期8萬條次,發放就業創業服務指南等宣傳資料5萬份,收集個人求職簡歷4600余份,成功促進就業3800余人。(記者?丁歡/文?程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