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黃岡市金融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作為、應變克難,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動各項金融政策在黃岡落地見效,為黃岡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
貸款投放創歷史新高,金融業增加值居全省第二。2022年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2952億元,同比增長15.73%,全年凈增401億元,貸款增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市州第三。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62.2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9%,較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市州第二。
信貸結構更加優化,主要信貸指標高于全省水平。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7%,快于全省4.7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16.7%,高于全省6.48個百分點。綠色貸款余額突破400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14.31%,高于全省0.85個百分點,余額同比增長46.07%,快于全省6.49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27.14%,高于全省1.19個百分點,余額同比增長20.81%,快于全省11.57個百分點。
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涉農、基礎設施業、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287億元、138億元、17億元,余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7.2%、20.8%、105.45%。房地產貸款逐步企穩,同比增長3.29%,其中開發貸同比增長21.47%,金融支持保交樓工作有序推進。
存款穩定增長,優勢明顯。年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4939億元,同比增長13.05%,全年凈增570億元,同比多增196億元;存款增量居全省第二。從構成來看,存款增加主要是居民儲蓄存款增加導致,住戶存款全年新增607億元,比上年多增204億元。
金融創新深入推進,服務質效持續提升。綜合運用建立信貸風險補償金、探索金融“鏈長制”、依托“1351”楚天貸款碼、融資紓困“白名單”等手段,推動實體經濟融資面增價降。年末,全市普惠小微經營主體貸款戶數7.68萬,同比增長24.16%;“楚天貸款碼”用戶數1.65萬,融資辦結8600筆,融資額106.56億元。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08%,較上年同期下降0.37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47個百分點。
新的一年,金融部門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中求進。一是堅持“總量要夠”,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宏觀經濟穩定作用。把握好全年信貸投放節奏,強化調控管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平穩增長。搶抓宏觀政策加力增效和貨幣政策工具延長實施窗口期,圍繞“建設武漢都市圈重要功能區和全國革命老區綠色發展示范區”定位,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靶向發力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市場信心。
二是堅持“結構要準”,信貸投放聚焦重點領域。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鞏固傳統優勢領域,發展新動能領域,補齊薄弱領域短板,重點做好“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房地產金融、跨境金融”六大金融。
三是堅持“服務要優”,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提檔進位。持續開展“首貸拓展專項行動”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廣使用平臺及線上金融產品,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加大金融信用縣市創建支持力度。健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貸風險補償和融資擔保機制,全面構建政、銀、擔及相關方面合作共贏體系。
四是堅持“風險要控”,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的關系。在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化解風險,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房地產領域合理融資需求,落實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開展金融支持保交樓推動各項工作,推動房地產向新模式平穩過渡。深入推進不良貸款風險處置化解,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記者鄭遠斌 通訊員羅韜 王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