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是光谷創新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一年。
黨的二十大開啟強國復興偉大征程,宏圖偉業激蕩人心;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親臨光谷考察,殷殷囑托鼓舞人心;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使命任務催人奮進。
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過去一年,200多萬光谷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強大動力,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力“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建設,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發展持續領跑
克難穩進
2022年,光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43.81億元,同比增長6%,在全市占比突破14%,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韌性增強、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等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8萬家,新增上市公司(過會)7家。
科學城建設夯基壘臺
積厚成勢
湖北東湖科學城建設初見成效,初步建立了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9.5%,新認定高企1381家、總數突破52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5%,科技創新勢能加速釋放。
產業培育加力提速
全面起勢
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激光、創新藥、數字經濟、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啟動建設,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光谷生物城綜合競爭力升至全國第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
科產人城深度融合
加速蝶變
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補短板工程,全年城建投資482億元,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十四縱十四橫兩環”路網體系加快完善,教育財政投入20.5億元、增長19.8%,光谷同濟兒童醫院等4家醫療衛生機構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000張,光谷文化中心開工建設,光谷書房、鄰里中心等全面鋪開。
改革開放大步向前
活力迸發
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制度創新指數排名全國自貿區第9、中部地區第1,“光谷數字人才卡”創新舉措被國務院自貿區簡報刊發,在全省率先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開工一張證”、“一網通投”等改革,市場活力不斷激發,新增企業2.1萬家,總數突破12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