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73歲!55歲!37歲!
彼此年齡相差18歲,盛隆電氣董事長謝元德、長盈通董事長兼總裁皮亞斌、長江云通總經理徐冉,三位武漢企業掌舵人,齊聚2月18日舉行的“在場·2023長江財經峰會”圓桌論壇現場,探討“共同締造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實踐路徑”主題。
圓桌論壇。
“打工人的飯碗就要保不住了。”ChatGPT(一款聊天機器人程序)燃爆朋友圈,近期引發“ChatGPT焦慮”。“面對日趨白熱化的激烈競爭,企業家有壓力、有焦慮并不是壞事,這反而說明企業家群體是有責任、有雄心、有勇氣、有才干的。”圓桌論壇主持人、武漢市社科院院長樊志宏戲稱拋的塊“磚”,被鳳凰衛視主持人現場總結為“金磚”。
創新涌動的新時代英雄城市,由成千上萬的企業家參與共同締造。在歷史長河中,武漢老中青三代企業家接力奮斗、革故鼎新,英雄本色生生不息。峰會現場,系列話題引發熱烈討論,原本定為半小時的圓桌論壇,延長至近1個小時。
老一輩:辦良企 出精品
盛隆電氣董事長謝元德。
“過去沒有焦慮,現在也不焦慮。只要抓住了創新和人才,就沒有什么好焦慮的。”被問到是否焦慮,謝元德的回答底氣十足。
打響改革開放發令槍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個月后,謝元德開始創業。那一年,三根細木桿、兩捆草、一個工棚,盛隆的前身成立了,幾年后明確提出:做一個“外界聞名起敬”的先進企業。
近十年來,從“功能化”向“智能化”的行業轉型升級,盛隆在全國第一家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中、低壓品牌柜,智能化設備的關鍵技術穩居行業第一。
“科技的發展是為人類服務的,創新是企業的資本,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生存。”圓桌論壇現場,謝元德總結企業幾十年發展,即“走正道、辦良企、育人才、出精品”。
業界有個說法,盛隆電氣是企業家的搖籃,這家企業500名“合伙人”不少是80后90后。“創新、人才是企業應對危機的法寶。”謝元德表示,盛隆電氣的企業價值觀,則是關注年輕人的成長、成功、成才,以人為本,“尊、幫、帶、培”。
中堅者:創業沒有退路
長盈通董事長兼總裁皮亞斌。
“成立12年來,長盈通不停往前走,不斷嘗試突破國產特種光纖的可能性,沒有后退,始終‘在場’。”論壇現場,皮亞斌講述著自己的創業故事,在他眼里,企業家精神是冒險,是創新,是責任和擔當。
“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有著極大不確定性,他們沒有退路,需要冒險精神;突破‘卡脖子’問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創新精神;每個企業員工家庭未來的希望,都寄托于企業發展,我們研發出來的產品也應該為社會服務,所以企業家精神還是責任和擔當。”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他闡釋了企業家精神的文化內涵。
2022年12月,長盈通在科創板上市,被冠以“國內光纖環第一股”,從9位員工,600萬元起家,到現在500名員工,市值50億元,至今擁有70項發明專利。
亮眼成績背后,是企業家帶領團隊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日前,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長盈通技術總監廉正剛追逐夢想,與“光”同行的故事,提起特種光纖,這位在該領域耕耘15年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眼里充滿了光,“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時代的企業家群體也必然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代表,其所從事成就的事業也必然是這個時代的偉大創造。皮亞斌說:“企業家精神是核心的內在驅動力,在城市發展中,它是一個變量,是催化劑。”
“創新創業、責任使命、合作包容這些企業家特質,是社會風尚,也是一種品質。”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程華東認為,企業家群體所體現的企業家精神,是一種非常重要、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也是一種關鍵的要素。
后浪涌:焦慮也許是“好事”
長江云通總經理徐冉。
“一天凌晨2點,我打開ChatGPT提問,‘你覺得你最終會超越人類嗎?’,它非常堅定地回答‘不會。’”
圓桌論壇現場,關于“ChatGPT焦慮”,謝元德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校友、長江云通總經理徐冉笑談,“能不能開發一下,讓ChatGPT幫忙寫論文?”
“企業家永遠是焦慮的。”徐冉表示,在人工智能和科技快速發展的如今,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而言,焦慮也許是“好事”,“我們應該在擁抱新技術的前提下,不斷提升自己,所以我一直對員工有兩個要求——讀書、運動”。
曾在甲骨文公司任高管,進而擔負長江云通“央地混改”的責任,徐冉和團隊正結合城市應用場景,搶抓政務、交通等相關領域數字化發展。
近日,長江云通將政務服務搬到一體機上,在武漢的一些公共場所,政務服務一體機和超市的自動售賣機放在一起,一臺機器就可以提供快速打印身份證等政務服務,這種便民性甚至優于北京等城市。
(文字:長江日報記者柳鶯 攝影:長江日報記者陳卓 胡贊威 統籌:周新華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