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7日訊(記者梁爽 通訊員涂慧琴) 今年,青山區將通過智慧平臺對排污企業的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按照統一規則為企業賦予紅、黃、綠三色碼,再對其進行分級管控。2月17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青山區分局獲悉,該局創新工作機制,全面啟動環保輔助監管執法試點,信息化智慧平臺目前正在搭建中,此做法在全市實屬首次。
青山區歷來以老工業基地聞名。在近日的青山區2023年度工業企業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大會上,青山地區80余家環保重點企業環保負責人參加會議。青山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區將聚焦排污單位監管,利用信息化智慧平臺對青山區(化工區)內排污單位進行分級分類監管,對企業以二維碼的形式分級進行評價,對污染源、排污許可信息進行集成匯總、分析處理,利用平臺數據管理和檔案管理能力,依托移動端為載體,建立“線上分發—執行督辦—整改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做到全程留痕、進度可視。
智慧平臺共設污染排放、執法監管、應急管理、公眾監督等四項一級指標,通過對各個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按照統一規則為企業賦予紅、黃、綠三色碼——綠碼表示環境管理現狀自查、預防為主;黃碼表示輕微問題快速整改、防治結合;紅碼則表示:政企聯動、強化整改、解決問題。
屆時,智慧平臺可依據各企業各污染源排放情況,自動生成各污染源對應的唯一二維碼,通過該手機APP軟件掃描,可實時生成該污染源的排放信息。環境執法人員可在企業現場檢查過程中實時輸入發現的環境問題并進行問題整改閉環情況跟蹤,歷史檢查問題也可留痕查看。
對企業履行好環保職責上,會上要求全區各企業要帶好“緊箍咒”,時刻提醒企業決策者把生態環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用好“護身符”,認真落實排污許可、環境準入、自行監測、環境風險防范等環保工作制度;要練就“刀子心”,對內嚴格管理,環保問題嚴查嚴改嚴辦,全面從嚴落實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