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記者柳鶯)“方便一秒鐘,寓意方便用戶和以最短的時間交付產品,用極致化的產品服務,對客戶負責。”近日,武漢亞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為電子”)董事長王瑞在接受長江日報采訪時表示,秉承“方便一秒鐘”的企業文化,亞為電子為制造業的中小企業數字化提供深度服務。
亞為電子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注于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領域研發生產的企業,核心產品涵蓋智能傳感器、邊緣計算終端、人工智能品控終端、T-Cos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行業特色應用平臺。歷經十年研發,公司積累了90余項知識產權。
在數字經濟領域,亞為電子為眾多傳統制造業企業賦予的最大能力,是讓產線上的檢測過程,由過去的人工抽檢提升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精細化普檢,這將極大推動智能制造技術的普及,從而提升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效率。
在武漢恒盛興電力自動化有限公司,電力測試裝備上配置的一臺臺手掌大小的白色盒子,信號燈頻頻閃動。這些小盒子是由亞為電子研發的“主動標識載體”。
“以往,生產設備有磨損,主要靠定期設備大修發現,現在接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尤其是有了主動標識,設備壞了會‘喊’人來維修,把磨損等瑕疵及早解決。”武漢恒盛興電力自動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亞為電子的幫助下,工廠里的設備檢測更加方便了。
王瑞介紹,接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后,企業可以通過“掌上工廠”完成遠程巡檢、數據采集,發現設備“受傷”及時“醫治”,與此同時,機器“受傷”就會報警,運行狀態可實時掌握。
憑借優質的服務和敬業的態度,亞為深得客戶信賴,在行業內的口碑越來越好。2021年,亞為電子入選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國家級供應商,并參與多項標準制定。
“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上線4年多,亞為電子發展進入快車道,亦見證了標識產業的飛速發展。”王瑞說,4年前,很多人尚不知“標識”為何物,現在,公司為全國大量企業對接了標識解析技術及應用服務,應用場景遍布各行各業。
歷經十年摸索,亞為電子自主研發出數字增強技術和工業機理UMS(通用數據采集系統)模型兩大核心技術,結合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形成了一套全國產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擺脫了對國外標識服務生態的依賴。2022年,公司核心產品T-Cos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特色互聯網平臺。
“T-Cos是‘Technology convenient one second’的縮寫,翻譯過來是‘科技方便一秒鐘’,寓意在‘方便一秒鐘’的企業文化牽引下,我們要對客戶做怎樣的交付?這是數字化服務的重難點所在。”王瑞介紹,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需求,針對這一點,亞為用百余款硬件產品,以及數百個軟件模塊化產品,高效適配不通過客戶的產線和內部流程。
在服務客戶方面,“先做事,不著急要錢”是亞為電子一直以來的作風。王瑞介紹,亞為的服務模式并不是將一個大平臺強行推廣給客戶,而是由點及面,從客戶生產流程上的一個小點出發,再往整個產線、產業鏈上擴充。
2022年,亞為電子在全國率先獲得主動標識載體國家產品發明專利,入選第一批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平臺和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
“智能制造與企業數字化,是維度很大的業務,單憑我們自身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希望有更多供應商企業,包括相關部門能夠共同籌劃,形成產業鏈閉環,形成良好的服務生態,為制造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王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