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月6日訊(記者汪甦 通訊員葉秋)“當前全球元宇宙還處在初級階段,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1月6日,政協武漢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會上,市政協委員、洪山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劉勁松表示,武漢有雄厚的高等教育資源、科研實力和較全的數字產業生態,有機會成長為全國乃至全球元宇宙技術創新和產業聚集的重要一極。
市政協委員劉勁松在發言。 記者史偉 攝
2022年以來,已有10余個省、市在“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和相關數字產業扶持政策中著墨元宇宙。武漢市也發布了《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搶抓數字經濟和元宇宙發展新機遇,推進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
劉勁松表示,前瞻布局“元宇宙”產業有助于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議推進元宇宙與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武漢優勢產業融合,賦能實體經濟。他進一步解釋,光電子芯片是元宇宙信息輸入和輸出核心技術之一;北斗可為元宇宙虛實無縫融合提供定位等基礎技術服務;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可為元宇宙提供載體支撐,打造交通元宇宙、醫療元宇宙、工業元宇宙。這些能推動實體經濟與元宇宙深度融合。
他還建議,應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推出一批“元宇宙+武漢特色IP項目”,在國內形成旗幟效應。創造條件孵化元宇宙小微企業。以元宇宙為中心,布局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可穿戴設備、5G等新興科技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