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武昌區的“武商夢時代”盛大開業。80萬平方米的體量,讓這座商場創下全球純商業體規模之最。“00后”王麗和閨蜜相約前往打卡,5個多小時刷出3萬多步,獨具特色的室內滑雪場讓她直呼過癮。
“武商夢時代”只是武昌區2022年經濟量質齊飛的一個縮影。2022年,武昌區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50億元、增長5%,重返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前50。
1月5日,市人大代表、武昌區委書記余松做客長江日報兩會直播間表示:武昌區將以項目為抓手,加快建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以總部經濟為主要形態,以科技、人才、金融為要素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鶴樓與武漢綠地中心同框。 長江日報記者 任勇 攝
1年開工38個億元項目
固定資產投資達歷史峰值
不久前,武昌區2022年度重大項目簽約大會暨重點項目推介活動在黃鶴樓下舉行。18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落地,總投資超百億元。此次簽約活動是去年武昌區招商引資活動的“收官之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發展產業,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根本,產業發展是關鍵。要全力拼經濟抓產業,讓傳統產業有盼頭、新興產業有看頭、實體經濟有奔頭!
余松介紹,武昌區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振興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全年實施了212個區級重大項目,其中新開工武昌灣、勁牌(武漢)置業等38個億元以上項目,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50億元,達歷史峰值。
同時,武昌區深化“大招商”工作機制,開展了基金招商、樓宇招商和重點功能區核心地塊云推介等活動,簽約引進天貓校園供應鏈總部、湖北省長江新材有限公司等高能級項目63個,新增甲級商務樓宇空間23萬平方米。
據了解,除了武商夢時代,武昌區還吸引了麥德龍會員店、京東MALL等45個區域首店進駐,推動高端時尚百貨武漢SKP主體工程完工,楚河漢街升級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十分重要。近年來,武昌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開展“零號員工陪伴成長”專項行動,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營商環境評估考核第一。
展望新的一年,余松說:“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023年已經開啟,武昌區將認真貫徹市兩會精神,立足區位優勢特點,全力以赴抓經濟、優治理、惠民生,在加快建設新時代英雄城市的火熱征程中干出武昌精氣神、跑出武昌加速度。”
據了解,2023年,武昌區計劃新開工36個重大項目,加快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進度,加速打造國際時尚高端商圈,繼續在碳金融、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新賽道上穩扎穩打。同時落實好各項惠企紓困措施,以各行各業奮發有為、欣欣向榮的新速度,共同成就經濟社會全面復蘇的新局面。
搶抓“數字”“雙碳”機遇
加速集聚新動能
近日,武昌區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黃鶴樓星空”計劃正式發布,首期數字經濟產業園——武漢數創大廈開園。聚焦新興動能,武昌區正全力開啟數字經濟新賽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數字經濟驅動力。余松介紹,2022年,武昌區引進了華海智匯、上海微盟等一批數字經濟優質企業。同時,武昌區聯合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轄區企業提供數字裝備、智慧運維等數字化服務,充分釋放主導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乘數效應。
作為“中碳登”所在地,當前,武昌區正加速將碳要素集聚的先發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優勢。2022年,武昌區入選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建成啟用首個碳金融集聚示范樓宇碳匯大廈,引進中碳科技等22個碳金融機構和低碳龍頭企業,推出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碳金融產品,聚勢打造全國碳金融集聚區。
科創企業和人才是支撐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余松介紹,2022年,武昌區組建了50億元武昌區科創母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億元的政策引導資金,吸引、培育、匯聚了一批高能級科創企業和高層次人才。
“華中首個專精特新企業服務中心在武昌區建成,全省首家博士創新創業聯盟在這里成立。去年我們落地院士專家項目4個,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120多家。人才流、項目流、技術流不斷涌入,讓武昌這座科創之城更加富有活力、充滿前景。”
講好古城故事
唱響武昌聲音
以公元223年黃鶴樓初建算起,2023年將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武昌古城、漢陽古城保護性作用,加大老建筑、老里弄保護修繕力度,讓城市更有歷史感、文化味。
余松介紹,多年來,在對古城的更新改造中,武昌區一直本著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自然的原則,堅持“老城復修、文脈復歸、生態復原、生產復興”理念,堅定不移把老人、老街、老巷留下,將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全力以赴重現武昌古城特有的氣息。
據了解,為慶祝這一重要的時刻,武昌區正在策劃一系列文化活動。余松介紹,在城市改造方面,武昌區將繼續大力推動得勝橋千年古軸、蛇山北坡節點建設和斗級營、經心書院等項目連點成片,一體推進招商引資和運營管理,加快探索出一條“三生融合”、建管運治一體化的城市更新典范。
另一方面,武昌將精心策劃推出一整套覆蓋全年的可看、可聽、可玩、可賞、可品的多元活動矩陣。余松說:“我們要講好武昌故事、唱響武昌聲音,為全省全市乃至全國游客奉上一場全齡友好、全民參與的文化盛宴,讓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千年古城的獨特氣質和荊楚文化強區的風采魅力,進而更加喜歡武昌、愛上武漢。”
余松說:“我們將堅持繼續加大民生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就業、就學、就醫等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以迎接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為契機,為武漢市民和廣大游客獻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讓群眾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獲得滿滿的物質精神‘雙豐收’。”
在治理提質方面,武昌區將貫徹落實全市“城市更新年”行動精神,加快城市有機更新,以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為突破口和切入點,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支持和引導群眾、企業和自治組織等多元主體深度參與,共建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人居環境。
(長江日報記者楊蔚 覃柳瑋 通訊員劉芬莉 陳九龍 袁宇杰 況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