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塞山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該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力以赴拼經濟、穩增長,不斷完善“1+3+N”特色產業體系,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成繁榮宜居和諧的現代化特鋼之城。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各項指標力爭實現“全市前三、城區第一”的目標。
堅持不懈壯大特色產業
強化特鋼產業引領。立足特鋼基礎,全力服務風電緊固件項目、紅睿馬、超卓裝備、永凱科技、博迪恩等重點項目。聚焦大冶特鋼外協和配套,引進落戶一批現代服務業優質項目。著力推動鋼企重大技改項目,著力推動鋼管、風電、軸承、高端裝備四大園區建設,著力推動特鋼五大中心建設,構建特鋼完整產業生態,努力打造千億特鋼產業集群。力爭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新增產值6億元。
強化主導產業支撐。圍繞“1+3+N”產業布局,加快建設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臨港總部經濟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對接黃石經開區,主動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招商。加速推進迪賽BCB高頻樹脂項目建成投產,加速盤活博凱醫藥。
強化園區平臺承載。全面推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和化工園保園擴園。完成新港輔道、幸福路、貓磯港路、涼山路等園區主次干道建設,啟動夏浴湖路等路網建設。實施西塞綜合水系整治工程。新增平整工業用地800畝。推進振華金屬鉻等9家落地開工項目投產達效。
強化塊狀經濟發展。謀劃武商大上海商圈提檔升級,建設一批特色小巷,引入一批“首店”“老店”,打造黃石城區消費中心。支持上窯商貿城優化服務與管理,不斷提升發展水平。穩步推進磁湖南岸商圈建設,建成區域特色綜合體。支持大上海、王家灣、棗子山、黃思灣等重點區域打造夜經濟品牌。
堅持不懈深化改革創新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新增科技服務業企業2家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以上,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以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家以上。做強做優科創模具研究院,研發行業關鍵和前沿技術2項以上,申報省級創新研發平臺1個以上,加快建成國家級分析檢測中心。
激發市場主體動力。放寬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全年新增市場主體4000戶以上。持續做好“兩穩一保”,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大力推進農貿市場集中收銀工作。
增強營商環境活力。繼續爭創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推動企業經營場所標準化登記、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等改革成果落地見效,加快政務大廳“一門一網”升級,深入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深化“雙千”服務,持續推動“新官不理舊賬”問題整改。
堅持不懈推進項目攻堅
高質量招引項目。堅持全鏈條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機制,提升招商精準化、專業化水平,定期舉辦招商大使座談會、特鋼產業沙龍等活動,持續提升西塞山區影響力和投資吸引力。堅持“畝產論英雄”,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布局一批實力強、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強鏈項目。
高質量推進項目。建立工業項目落地竣工驗收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體系。全力服務德潤新材料、盾構機精加工等項目落地,振華鐵鉻液流儲能電站項目啟動建設,大誼藥業、飛隆科技、建能機械、南陽機械、川冶新材料、榮美智能等項目竣工投產。支持浩運新材料、榮科智能等企業擴大規模,支持入園模具鋼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振華化學、加恒實業、名揚紀涵等企業發展壯大。
高質量保障項目。強化“三爭”工作督辦考核,抓好中央預算內、專項債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項目的申報和發行,全年力爭對上爭取各類資金22億元以上。加強組織收入保障,全面開展稅源跟蹤和欠稅清繳。
堅持不懈提升城鄉品質
活化空間布局。用好用足“三區三線”、中心城區和工業園區控規修編成果,加快園區道路建設和片區征收,力爭將章山隧道或黃思灣隧道復線項目納入2023年市級城建計劃,加速市區一體化進程。
優化功能品質。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堅持點線面結合,緊扣沿湖、沿山、沿路、沿江,從基礎改起,從短板補起,確保全年投資不低于2億元。謀劃和實施黃思灣、武商·大上海、牧羊湖、磁湖東路、上窯5大街區及完整居住社區改造工程。啟動沿湖路一期改造工程。完成老舊小區自來水供水改造,惠及居民2600戶。
深化精細管理。深入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改革,進一步加強城管、環衛精細化管理。首批啟動4個小區垃圾分類試點。啟動實施智慧街道、智慧社區建設。啟動中窯灣港和二橡港泄洪排水改造,實施道士洑西港、聯合村港和張萬有港清淤疏浚。
堅持不懈改善生態質量
抓實生態保護。壓實三級河湖長制、林長制責任,持續抓好森林資源管護、岸線“四亂”問題整治和河湖源頭污染治理。加強長江防護林管護,鞏固提升長江禁捕成果。力爭1個街道、3個社區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街道、社區。
抓實污染防治。完成許家灣片、太子灣片、棗子山片沿山管網改造工程,完成磁湖水系二期、三期等8個片區污水改造,完成二三級管網滲漏點位修復。
抓實鄉村振興。持續改善村居環境,爭創1—2個省市級示范村居,打造3—5個人居環境提檔升級整治示范點。依法有序啟動農村建房審批。加快推進環夏浴湖田園綜合體建設,建成夏浴湖環湖智能健身步道。
堅持不懈增進民生福祉
聚焦聚力民生保障。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增長10%以上。完成全省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城區驗收。
聚焦聚力公共服務。完成十六中臨港學校(閘口小學)改擴建項目,推進沿湖路小學、中窯小學改擴建項目。推進十六中報告大廳等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實施1所公辦幼兒園和1所托育園建設,新增中小學和幼兒園學位2340個。建設區級智慧化養老服務中心。
聚焦聚力社會治理。推廣“六民工作法”“六進理事會”,打造一批“共同締造”示范村(社區)。持續推動社區“減負增效”。建成區應急指揮中心,常態化推進隱患排查整改,深入開展危化工貿企業、建筑工地、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確保實現“一無兩降”目標。強化食品、藥品、特種設備質量監管。(記者?劉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