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底,武漢市新登記市場主體一年新增35.33萬戶,相比2021年26.96萬戶,同比增長31.01%。4日,代表委員熱議在武漢辦企業:值!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武漢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再度顯示武漢經濟底盤穩、韌性強、活力足的特點。隨著武漢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武漢的明天會更好,將繼續在武漢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服務貼心 為市場主體開方便之門】
微創新服務市場主體
辦更多“不起眼”的小事
“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受到了廣大市場主體的歡迎?!笔腥舜蟠怼⑹姓辗蘸痛髷祿芾砭贮h組書記、局長張貴達說。
張貴達介紹,2022年,為了加強審批與監管的協同,武漢市出臺工作細則并且加強數字化平臺建設,讓部門之間的聯動、銜接更為順暢,企業來辦事更加方便簡潔了。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2022年,我市“一業一證”改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目前全市共有24個行業實施了“一業一證”改革,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過去這一年,我們全面實施‘一窗通辦’,高質量推進‘一事聯辦’,目前共有123個高頻事項實現一事聯辦,累計辦理高頻事項100多萬件。同時,2022年全市實現了1000個事項掌上辦,超800個事項自助辦,企業、市民辦事的便利度得到了明顯提升?!睆堎F達說。
數字技術的有效利用,也為群眾辦事帶來了便利。比如,2022年,武漢多個部門聯手打造“鏈稅通”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讓不動產登記變得更加簡易,時間比過去壓縮了一半以上。
“今年,在服務企業群眾過程中,我們會抓住一些細節,辦好更多‘不起眼’的小事,做一些微改革以及微創新,讓大家能夠更真切地感知到在武漢辦事、創業環境更好了?!?/p>
主管部門細心幫扶
企業40家社區生鮮店銷售穩定
“近年來,我們的企業在武漢平穩發展,這一路心里踏實、信心十足?!笔腥舜蟠?、武漢市麗紅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福英說。
麗紅商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多年來,企業經歷業態迭代,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主動調整,已由發散式擴張門店的思路轉變為集中力量精細化經營。目前,公司旗下麗紅超市40家門店定位于社區生鮮店,經營狀況良好,2022年銷售額超2億元。
回憶近年企業經營歷程,熊福英難忘,麗紅超市曾擔負起社區保供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加深了與社區居民的連接度,客戶群、銷售模式逐漸穩定。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得到武漢市、青山區商務部門和相關社區的關心支持?!笆袇^商務部門定期向我們收集庫存情況,提供進貨指導,還在特殊時期協調進貨問題,不少社區還幫我們發布招聘信息、收集居民需求,為超市發展助力?!?/p>
熊福英還欣喜地看到,市區商務部門干部經常來到麗紅超市各門店走訪調研,了解經營情況,提出指導意見;青山區食藥監部門還主動上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幫助企業健康良性發展同時,守住老百姓的菜籃子。
熊福英說,2023年,麗紅商業有限公司看好武漢的業務發展,將視情況謹慎適時在更多社區擴充門點?!懊褚允碁樘?,在市民家門口提供優質食材,這個市場潛能很大,值得我們堅定做下去。”
連續3天安排綠色通道
企業感受高效
“武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貼心服務民營企業,將服務于民真正落到了實處?!蔽錆h市政協委員、湖北永業行評估咨詢有限公司輪值總裁、武漢市新聯會副會長王琴說。
以親身感受,王琴介紹,永業行近期辦理的吸收合并工商登記變更,以及不動產登記辦理業務,均得到了武昌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窗口的高效服務。
政務服務中心僅用1天一站式辦理完吸收合并工商登記業務,并連續3天安排綠色通道,為企業辦理了40套不動產權登記變更業務,“為武昌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效率高點贊”。
王琴說,武漢通過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切實為企業解難事。審計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長期與永業行保持聯系,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當前困難及問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
營商環境優良,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武漢,與企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王琴介紹,公司近期招聘了不少高等院校人才,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大學的學生。
【收獲多多 看好武漢投資武漢】
服裝企業跨界發展獲支持
今年再投5000萬元
市人大代表付志琦(中) 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長江日報記者 任勇 攝
“32年了,在武漢發展企業獲得感滿滿,也一定會堅定地投資下去!”4日,回顧在武漢開辦企業的經歷,市人大代表、湖北佐爾美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佐爾美”)總經理付志琦感慨萬千。
佐爾美創立于1990年,32年來,佐爾美不僅在漢派服裝中穩立潮頭,還進入全國女裝前十,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的全國50家重點跟蹤培育的紡織服裝終端消費品牌企業。
“在武漢發展企業,總有關懷和幫助,我們順利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付志琦介紹,2020年7月,佐爾美全資子公司——嘉盛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始建設,這一項目由佐爾美與武漢鋼鐵江北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在原琴臺鋼材市場的基礎上重建,當年年底,產業園實現650家鋼貿企業入駐,以數字平臺銷售鋼材,當年實現稅收1.35億元。
服裝企業進軍鋼鐵數字經濟,這絕不是頭腦發熱,付志琦說,自從有了在漢陽區投資的意愿,他就得到了漢陽區委區政府的密切對接、悉心指導,幫企業選定業務方向和合作對象,并在園區建設中加大跟蹤服務,讓園區建設平穩有力推進?!敖衲?,我們還將投入5000萬元,擴大園區建設,進一步擴大招商?!?/p>
在武漢不斷擴大投資,底氣來自何處?付志琦說,近年來,武漢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政策扶持持續有力,工業基礎扎實穩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光電子、汽車等產業鏈不斷完善?!皥远春梦錆h,在這里發展企業,前景廣闊,機會無限!”
政府做“減法”
換來企業實實在在“加法”
“對于企業來說,營商環境的優化,在于實實在在為企業降低成本?!苯Y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市政協委員、湖北荊楚朗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朗說,近年來,他真切感受到,“辦事速度更快,服務更有溫度”。
倪朗提到,如今,辦事流程更高效更透明,過去辦理證照,企業可能需要在不同部門之間往返跑,分別填報表格,重復報送資料,但現在,證照辦理流程更為高效、透明、便捷。
政府對企業精準減稅降費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倪朗曾經算過一筆賬,2022年,自己的企業通過各類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共減免了十余萬元費用。在他投資的其他生產制造型企業,平均下來,每家企業也節約了約20萬至50萬元不等費用,“政府做‘減法’,換來企業效益實實在在‘加法’,這樣的扶持最為直觀”。
倪朗說,融資難一直是不少中小企業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2022年,他也感受到了變化,政府精準運用金融工具,幫助更多企業紓困解難。他介紹,“漢融通”平臺與更多金融機構直連,通過這一平臺,與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對接更加方便,加快涉企信息共享應用,方便銀行開展企業融資精準畫像,有助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環境優越帶來效益顯著提升
企業投資同比增長63%
武漢市政協委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經理陳楓參加小組會議。長江日報記者 胡冬冬 攝
“作為企業代表,我對武漢的營商環境優化有很深切的感受。”市政協委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務合規部總經理陳楓說,東風公司在武漢持續密集地加大投資,與武漢優越的營商環境,以及營商環境優化帶來的效益顯著提升密不可分。
陳楓說,省市區有關部門為東風公司的發展有呼必應,解難紓困,保駕護航,切實做到了“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比如大力支持協調東風本田新能源乘用車技改項目,大力支持采購東風公司品牌相關車型等。
2022年,東風公司進一步加強新一代汽車核心技術自主掌控能力,完善高端電動車、三電核心零部件等布局,推進核心研發能力及制造能力建設,持續推動武漢基地快速轉型升級。
公司在漢投資較2021年增加31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東風嵐圖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及銷售總部項目,投資總額150億元,截至2022年底已投入66.3億元。陳楓表示,東風公司將堅決履行央企責任,助力武漢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活力十足 磁場效應越來越強】
2000份問卷調查
民營企業認可營商環境
武漢市市政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顧露露參與小組會議。長江日報記者 胡冬冬 攝
此次參加會議,市政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顧露露帶來了關注增強武漢經濟發展活力的提案。
顧露露介紹,2022年,她所在團隊專門組織過一次面向武漢餐飲、文化旅游、會展等企業的調查,最終回收企業及個人問卷2000多份,調查結果顯示,民營企業十分認可武漢給予企業發展的多項便利措施,主要集中在精準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方面。
作為來自高校的委員,她還關注到,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學生們普遍留漢意愿更加強烈,人才回流趨勢明顯,“人才代表著未來城市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人才留漢給了我們更多信心”。
顧露露說,武漢高校眾多,科技成果轉化潛力無窮?!吨袊萍汲晒D化2021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顯示,武漢7所高校進入科技成果轉化百強高校,支持武漢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的能力更強。
“武漢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當先鋒、打頭陣,首先要多方發力擴大武漢實體經濟體量,夯實實體經濟基礎”,顧露露提到,民營企業的發展關系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產業升級。武漢需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實體經濟總量。其中至關重要的是,政府要繼續做好服務,花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留住優質龍頭企業扎根武漢。
多區專班精準服務
數字經濟未來可期
從騰訊云到華潤數科,十幾年間,市人大代表、華潤數科湖北省總經理吳雪萊在武漢這片熱土上感受到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在他的眼中,武漢經濟發展活力十足,數字經濟未來可期。
2022年,華潤數字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頭部央企在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的重點布局,聚焦數字企業、數字城市運營、數字政務、數字醫療、數字金融、云計算等領域,旨在為政府、企業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服務。目前,華潤數科正在積極布局武漢數字經濟業務,就研發中心落地和業務功能拓展等與武漢各區積極溝通洽談。
據介紹,在華潤數科布局中,江岸區、江漢區和東湖高新區成立了工作專班,以期精準對接需求、高效服務企業、全流程跟進落實,力爭華潤數科項目的順利落地。
“這是武漢營商環境質的突破,手續少了,效率高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也足了!”吳雪萊表示,新的一年里,華潤數科將進一步擴大投資,夯實自身科技研發實力,擴展業務功能板塊邊界,助力推動武漢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
【解讀】
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去年增加三成
新登記企業數量、市場主體總量創歷史新高
2022年,武漢市新登記市場主體一年新增35.33萬戶,同比去年增三成。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新登記企業數量與市場主體總量均創歷史新高。
更詳細的數據顯示,2022年,企業新登記16萬戶,相比2021年企業新登記13.18萬戶,同比增長21.42%。這也是武漢新登記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年。
2022年底,武漢市場主體期末總量突破170萬戶,達到178.50萬戶,同比增長13.53%,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企業總量78.31萬戶,同比增長13.81%。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全力推進優環境、降成本、促發展,全力打造優質高效的市場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據介紹,全市深入開展市場主體“壯大”“壯苗”“育苗”行動,著力從支持“雙創”、招商引資、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方面綜合施策、精準發力,促進政策、環境、產業鏈等各類發展要素聚集,深入挖掘市場主體發展新的增長點。
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水平,大力深化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所登記申報承諾制,大力拓展“一址多照”適用范圍,將自貿區實行告知承諾的“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拓展到全市,將全省19個行業實行“一業一證”改革拓展到24個,更大力度推動準入即準營。
精準實施營商環境優化行動,主動對標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項目,堅持“能改盡改”“能優則優”,積極推進實施43項創新改革試點,持續降低市場準入制度性交易成本,積極營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場準入環境。
(長江日報記者吳曈 宋磊 唐煜 劉晨瑋 劉睿徹 見習記者劉克取 通訊員李春明 統籌:劉睿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