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2023年的首個工作日,清晨寒意料峭。我和同事們早早來到單位大樓下集合,我們心里既興奮又躁動。
尤其是我,加班到凌晨2時的我,此刻站在寒風中,精神抖擻得不行。
我為什么精神抖擻?因為武漢兩會即將開幕!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兩會現場報道,馬上就將直擊市政協委員到駐地報到。
這一次,我將和我的老搭檔高文舉一起,用當前最新的報道形式Vlog,對本次兩會進行視頻報道。
記者譚芳在政協委員駐地拍攝。記者高文舉 攝
“我們要去兩會啦!”我們的拍攝從乘車開始。在大巴車上,我發動所有同事一起面向鏡頭向網友們問好。車上,一位從業十余年的前輩老師都忍不住說:“我報道過許多次兩會了。這個形式好,咱們的報道內容和形式真是越來越豐富了。”
到了市政協委員們的駐地,我發現,9時不到,已陸陸續續有委員拖著行李趕來報到。我聽同事說,有的委員更“心急”,才8時就抵達駐地報到。
現場,委員們之間進行著熱烈交談。我的同事們紛紛上前采訪,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委員們親歷的過去一年武漢發展成績與對武漢未來發展的期冀。
委員們攜一個個帶露珠、有溫度、有深度的提案前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武漢農村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還可以再加強;武漢可建立專業志愿服務培訓院校,提升“志愿者之城”的志愿服務能級;正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窗口期,武漢新能源汽車發展還需強化產業布局,取得更大突破……
大家對未來滿懷期待,科技、經濟、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各界別委員紛紛表示,期待武漢兩會的召開,一起為武漢發展建言獻策。
“2022年,武漢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成績來之不易。2023年,我們的武漢一定會更美好!”面對我的鏡頭,市政協委員、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餐旅專業部主任常福曾真情流露。
武漢兩會,又是一年新春會。我們團結奮斗,奔向未來!
(長江日報記者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