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大冶市委召開七屆六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黃石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暨黃石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2年全市經濟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經濟工作,為加快建成重要節點城市、奮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打下堅實基礎。
2022年,是大冶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復雜、挑戰嚴峻、攻堅克難、成效顯著的一年。一年來,大冶市委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開展“八大行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取得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發展成效。2022年1-11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809.16億元,增長14.2%;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07.69億元,同比增長10.2%;完成固投428.18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財政總收入59.64億元。按照“一月一簽約、兩月一開工、三月一拉練”工作機制,該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質效實現了“雙提升”,祥邦二期、融通高科三期等90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2022年1-11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30063戶、企業6524家,分別同比增長163.85%、114.46%;全市登記市場主體突破10萬戶;“四上”企業培育效果明顯,有望完成200家。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成重要節點城市,奮進全國縣域經濟五十強的關鍵之年。按照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該市將搶抓武漢都市圈、武漢新城、光谷科創大走廊向東延伸、花湖機場通航投運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深入對接省“三高地兩基地”和五大重點產業集群,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提振市場信心這一重要抓手、建成重要節點城市這一目標引領、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個關鍵一招、以流域綜合治理統籌四化同步發展這一實施路徑、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主攻方向、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發展思想等“七個關鍵問題”,全力以赴、加速奔跑,持續推進“八大行動”,堅定不移穩增長、擴投資、抓招商、抓實體、促消費、推進協同發展、抓好“三農”工作,努力謀深謀實一批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構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電子信息、臨空經濟等六大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確保實現GDP增速8%目標,并力爭更好結果,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冶篇章”。
黃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表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我們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努力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要進一步提振精神狀態、提升工作標準、提高工作質效,不折不扣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全力以赴完成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為加快建成重要節點城市、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殷珂?程良友?衛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