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29日訊(記者汪洋 通訊員陳凌)28日下午,“2022中非工業創新及技術轉移合作論壇”在湖北工業大學舉辦,現場中國高校攜手非洲工業園/自貿區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一批中非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開啟了中非工業合作新模式。
中非攜手共建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張萊 攝
湖北工業大學與烏干達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簽訂《共建中烏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的合作備忘錄》,與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簽訂《共建中尼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的合作備忘錄》,與馬拉維中國利隆圭格蘭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共建中馬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的合作備忘錄》。雙方簽署協議,共同建設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開展聯合科技創新、技術轉移服務、人力資源培訓、產業資源對接、人才聯合培養及招聘、人員交流互訪、經貿合作、產業政策咨詢與研究、聯合舉辦國際學術論壇等合作。
早在2015年,湖北工業大學就開始探索這種合作方式,在尼日利亞逐步打開了合作之門。借助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該校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徐保明教授團隊與尼日利亞第一家農藥生產廠CANDEL公司合作,從生產技術、員工培訓、生產管理、質量檢測等各方面給予公司技術、管理支持指導,還簽訂了“草甘膦水劑、百草枯水劑”生產技術轉讓合同。項目在2015—2017年新增銷售收入14.11億元,新增利潤4.46億元。這次論壇上,湖北工業大學與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簽訂《共建中尼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示范基地的合作備忘錄》,徐保明教授團隊與尼日利亞CANDEL公司的合作也即將進入第二期。
論壇上,來自武漢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國非洲研究院等兄弟院校的6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對非洲工業發展進行展望,既分析了光明前景,也有促進綠色發展和投資合作的實招,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意義。來自中非民間商會、湖北中非民間商會、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天唐集團、萊基自貿區開發有限公司的5位杰出企業家也做了主題報告,其中翔實的數據、精彩的實例,為今后中非合作的研究和實踐樹立了樣板和標桿。來自武漢科技大學非洲留學生的團隊項目,在路演環節展現了對于綠色可持續農業技術的追求、努力創新的熱情和活力。
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表示,學校將聚焦中非工業創新和技術轉移,為中非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科研、中非中小企業產業合作、互拓市場、國際技術轉移等搭建務實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中非全面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