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上10時許,東西湖區金銀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黃玲的電話又響了。“黃醫生,孩子感染了新冠,高燒了好幾個小時,吃了退燒藥也不管用。”孩子的父親十分著急,電話那頭不時傳來孩子的哭聲。
“您先別急,孩子幾歲了,吃了什么藥,目前有什么癥狀……”黃玲仔細詢問起孩子的情況,在初步診斷后開出了一張藥單。同時為緩解孩子的發熱癥狀,黃玲在電話里進行了物理降溫的教學。水溫多少度、擦拭什么部位、擦拭時長,每個步驟都詳盡指導,直到家長漸漸放下心來。
類似的咨詢求助電話黃玲每天都會接到四五十個,有時半夜兩三點都會有居民緊急來電。
家庭醫生黃玲到居民家中科普防護知識。
12月17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布《關于公布全市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范圍和聯系方式的通知》,有就診或健康服務需求的居民可以聯系對應社區的家庭醫生團隊尋求幫助。黃玲所在團隊每天24小時在線,全力滿足廣大居民就診和健康服務的需求。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他們會上門進行診療。
“很多獨居老人有孤獨感,因為腿腳不便,和鄰里接觸不多。上門診療能陪他們說說話,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感受到溫暖。”黃玲介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統計社區內中病情較重的感染者與獨居老人名單,每隔三天對他們進行一次電話回訪。“這樣能及時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在出現異常后第一時間聯系就診。”黃玲說。
前日早晨,還在辦公的黃玲突然接到電話,一位老人的眩暈癥犯了,感到天旋地轉無法下床。黃玲和同事快速交接工作,立即趕往老人的住所。好在經過診療后并無大礙,黃玲一邊耐心安撫著老人,一邊及時清點她的藥品,看是否有補充或者調整的需要。在之后幾天,黃玲也保持著電話回訪,實時監測老人的健康狀況。
“大家都在一個社區,對腿腳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門服務,是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黃玲認為,在最短時間解決患者的問題,給予他們幫助與指導,是每一位家庭醫生的職責,也是自己從醫的初心與使命。
(長江日報實習生肖怡星 通訊員陳智勇)
有需要,請點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