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江夏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區委會議中心開幕。中共江夏區委副書記、區長舒貴傳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提出,堅持把共享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提高人民生活品質,2023年江夏區將在新征程上答好“幸福江夏”年度答卷。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通過互聯網遠程連接,如今在社區衛生院里也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
重點保障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就業,新增就業人數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鼓勵靈活就業,引導自主創業,持續開展“春風行動”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活動。
確保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擴面新增0.98萬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96%以上,特殊人群全面參保。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愛心校車”極大程度緩解了南部街道學生上下學交通問題。
統籌謀劃大健康未來教育學校、藏龍島九年一貫制學校前期工作。
穩步實施東湖路學校、大橋中學等擴建工程,實施高中、職校提升改造工程。
扎實推進紅旗島小學、廟山二中、五里界二小等項目建設。
確保齊心學校、文化路中學等12個項目完工。
持續優化南北教育資源配置,深化教職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加快健康江夏建設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東湖高新國際健康城一角。
提速區第二人民醫院(山坡南部醫療衛生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區人民醫院三甲醫院創建工作。
按照“小綜合、大專科”運營模式,推動云景山醫院特色發展。
全面提高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等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
推進40名定向鄉醫培養,合理布局村級衛生室力量。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中山艦博物館。
充分發掘江夏“古郡文化、春申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瓷窯文化”底蘊,打造文化亮點IP。
支持中山艦旅游區創建5A景區,“三館”聯動做好湖北軍事文化主題區建設。
新建城市書坊、社區書吧、鄉村書坊9個,確保江夏博物館、檔案館建成亮相。
積極舉辦環山環湖徒步、騎行、帆船、鄉村馬拉松等賽事活動。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騰訊武漢研發中心。
加快建設“共同締造先行區”,擴面推廣全區8個省級試點經驗,打造一批全省全市上榜的“共同締造”品牌。
完善“五社聯動”服務模式,創建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驗區。
強化數字賦能,做實智慧江夏“一中心兩平臺”,健全完善城市運行監測預警、監督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大橋湖畔高樓起。
加強后備力量建設,推進民兵、征兵工作高質量發展。
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著力保健康、防重癥。
確保較大以上事故起數和傷亡人數“雙下降”。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全過程監管,全力守護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欒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