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南河湖縱橫,土壤肥沃,景色秀麗,宜居宜業。長江日報記者陳卓 攝
漢南融合展新顏——一個新型城鎮化的實踐觀察
漢南,長江從此流入武漢,“觀江地鐵”16號線呼嘯而過,護送遠郊的市民們往返中心城區。
行走在漢南紗帽大道上,兩旁林立的廠房讓人目不暇接,工廠內數萬臺機器運轉不停,一輛輛“下一代汽車”從這里被銷售到全國各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
2013年12月,武漢經開區跨區域、整建制托管漢南區,依托體制、產業、城市、民生、生態“五個一體化”,實踐出一條功能區整體托管行政區“區區融合”發展新路徑。
再造一個嶄新的經開區,“定軍山”、“強沌口”,更要“興漢南”。截至去年底,武漢經開區在漢南片區高標準建成11個還建社區、2.1萬套還建房,漢南城鎮化率達到86.3%,提升了近22個百分點,漢南城市面貌翻天覆地。
?。ㄒ唬?br> 從“村里人”到“新城鎮人”
地鐵16號線通到家門口
軌道交通16號線二期有望今年年底正式開通。通訊員李巋 攝
10月25日,武漢經開區紗帽大道,軌道交通16號線二期工程施工現場一派繁忙。
高架軌道上列車正在線上調試,高架橋下圍擋拆除,露出嶄新的雙向6車道路面。數臺攤鋪機和壓路機同步作業,驗電器發出陣陣“蜂鳴”聲。
16號線二期南延至通航產業園,有望今年年底正式開通。
在現場巡查的“90后”小伙全威,是土生土長的漢南人,畢業后一直在“家門口”工作。他與表兄弟全宇都在中鐵大橋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上班,他們的工作是“讓16號線通到家門口?!?br> 作為一名現場技術員,全威每天都要到工地對工人進行技術指導,保證工人的安全。早上7時到場,晚上夜巡到10時回家。而全宇是公司工程部部長,從項目中標開始,就負責全流程的協調工作。
“16號線二期是武漢地鐵集團首條當年開工、當年開通的線路。我們在家鄉成長,現在長大了,有能力建設家鄉,看著家鄉在自己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全宇說。
回憶起高中時代,全宇說:“家門口遍地泥濘道路,坑坑洼洼的,騎自行車上學特別費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F在漢南的路跟城市里基本沒什么區別,都鋪上了瀝青,平坦、寬敞?!?br> 16號線的開通,讓漢南跟中心城區拉近時空距離。全宇說:“我爸媽每周都會搭公交去經開永旺玩,半小時就到了。”
路越修越多,也帶來了一些“甜蜜的煩惱”。全宇笑著表示:“以前去通航產業園是一條大路開到底,現在縱橫的道路越來越多,小區也越來越多,本地人找目的地也得用導航。”
建設家鄉,口袋也鼓了。全宇說,考慮到爸媽年紀大了爬步梯房不方便,16號線開建之初,就在武漢華發中城峰景灣給父母買了一套房,“現在樓上樓下都住著父老鄉親,一出門就有地鐵和公交,我們漢南人從‘村里人’晉升為新城鎮人了”。
?。ǘ?br> 從“有什么要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
紗帽大道有望成千億新能源車產業大道
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里共有企業760家,其中工業企業495家。通訊員李巋 攝
16號線將大批工人從武漢各區“輸送”進漢南園區。
“交通方便了,園區更能留住人。”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唐傳勇說。
紗帽大道沿線,一批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高科技企業,其中包括吉利路特斯、小鵬汽車、中創新航、中國特飛所無人運輸機產業基地等“百億”工業項目“扎堆”聚集。紗帽大道有望成為又一條千億大道。
此前,武漢經開區原有的八大產業園區,更名、重組為七大產業園區。其中,四大園區的主要區域均在漢南。
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前身為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今年園區更名時,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強調:“不是簡簡單單的改個名字、換塊牌子,而是武漢經開區貫徹落實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武漢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聚焦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新生態,著眼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安排?!?br> “做了這么多年的招商引資工作,最大的變化是從‘有什么要什么’,變成了‘缺什么找什么’”,唐傳勇說,“現在園區針對目前汽車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主動邀請心儀企業過來‘補鏈’,武漢愛機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就是我們主動邀請到的?!?br> 上個月,武漢愛機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入駐該園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武漢經開區汽車產業集聚度高,造車‘新實力’和‘新勢力’在這里匯聚,我們落戶在這里就近配套,市場潛力巨大。”
“近兩年,招商引資的力度越來越大,有意向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以前入駐的企業以二級、三級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為主,現在一級供應商逐漸增加,整車廠也來了?!碧苽饔陆榻B,截至目前,該園區共有企業760家,其中工業企業495家。
“武漢經開區對漢南片區發展十分重視”,唐傳勇說,“規劃局、招商局、住建局等區級機關派來不少專業人士‘加盟’園區。有了專業人士的加持,招商更加順利?!?br> 機制“活”了,漢南坐上發展快速列車。
?。ㄈ?br> “黑水河”變清澈了
馬影河恢復了當初的清澈靈動
市民在馬影河進行皮劃艇比賽。長江日報記者陳卓 攝
馬影河,漢南最大的天然河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時有豆雁和小天鵝等鳥群輕盈掠過,夕陽中,鳥群的掠影留下一抹橙色。河畔、綠道上不時有老人挽手走過;草地上,有年輕人坐在帳篷里歡聲笑語。
“你們一定想不到這里以前是什么樣子。”望向清澈的湖面,武漢經開區東荊街太白湖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熊六洲回憶起當初。
熊六洲是漢南本地人,在這里生活了五十多年。他說,以前,漢南發展農業“菜籃子”計劃,馬影河周邊養殖豬、鴨、雞的大小農場有20多家,家畜糞便、工業廢水等污水全排進了河里,河水變成“黑水”。
岸邊的居民沒有了干凈的飲用水,只能搬走,留下來的人想喝水,就只能用三輪車載著空水桶去很遠的地方運回來?!叭珔^人民都心疼母親河,卻只能干著急?!?br> 黨的二十大提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這與武漢經開區10年前探索的現代化新城發展思路不謀而合。
武漢經開區托管漢南區后,快馬加鞭開啟了河水整治工程,用整整5年的時間,投入138億元,將全區包含馬影河在內的26個重點湖泊和河流納入“四水共治”,構建全域生態水網,實現全區市級保護湖泊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種上綠樹,鋪上綠道,多項綜合治理工程完成后,馬影河水質達地表水Ⅳ類標準,滿足功能用水需求。這條母親河恢復了當初的靈動清澈。
如今的馬影河畔,已連續多年舉辦超千人規模的徒步大會。騎行、跑步、泛舟、垂釣、露營……居民樂于來此放松身心。
“鯽魚、鯉魚、大白刁……水里都有,我也釣上來過幾條。釣魚嘛,只當放松消遣?!惫蟛吹桨哆叴贯灥娜瞬簧伲灿懡塘藥渍?,最近每天都要過來釣魚,他的愛人在一旁坐著沐浴陽光,笑著說:“我們老年人也要享受城市的慢生活。”
“武漢開發區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省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漢南區毗鄰武漢開發區,是武漢市的農業大區。兩區的一體化發展,具有必然性。經過兩年多的磨合運轉,兩區一體化發展成效顯著。”早在6年前,湖北省社科院長江所副所長趙霞將“經開漢南”合并的實踐當成樣本,寫進《國家級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的“沌口樣本”學術論文》中。
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環境資源學院院長付宏這樣評價漢南:“漢南區10年新型城鎮化進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在以汽車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對居住、消費、教育、交通等各方面需求,通過產業吸引人力資源的聚集,提高居民收入,政府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不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探索中國式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實現路徑的有益探索。”
瀝青混凝土鋪就的寬敞大馬路上車來車往,碧水藍天的馬影河畔游人如織,工廠內一臺臺機械手臂上下翻飛,汽車零部件在此地一應俱全。
漢南,昔日偏僻、產業落后的遠城區,經過與武漢經開區的“區區融合”,變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新型城鎮化之路,正在武漢之南共同探索。
(長江日報記者郝天嬌 王雙雙)